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基于地缘经济视角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以广东省徐闻县为例

Keywords: 地缘经济,欧氏距离法,区域发展战略,徐闻县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区域地缘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区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区域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人流、信息流等的流动达到相互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海南国际旅游岛和北部湾三大经济区边缘地区的广东省徐闻县为研究对象,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初步分析,然后采用欧氏距离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徐闻县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关系最为密切,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关系居次,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关系最不密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徐闻县在空间上“东承、西连、北优、南进”的发展战略;在发展模式上联合海南省建立海峡经济新区、打造国际海峡城市、依托海洋资源构建海洋蓝色经济示范区、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热带农业和海洋旅游业等发展路径。

References

[1]  文云朝.关于地缘研究的理论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2):172-175.
[2]  毛汉英.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  毛汉英,方创琳.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完善途径[J].地理学报,1997,52(1): 1-9.
[4]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04-108.
[5]  罗小龙,沈建法.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论框架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2): 115-126.
[6]  刘彦随,刘玉.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J].地理学报,2011,66(10):1379-1389.
[7]  谢高地,鲁春霞, 甄霖,等.区域空间功能分区的目标、进展与方法[J].地理研究,2009,28 (3): 561-570.
[8]  Huang C T, Miao S. Study on Regional Production and Economy of Cobia Rachycentron Canadum Commercial Cage Culture[J].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2011,19(4):649-664.
[9]  Cranston G R,Hammond G P. North and South: Regional Footprints on the Transition Pathway towards A Low Carbon, Global Economy[J].Applied Energy,2010,87(9):2945-2951.
[10]  Kim H Y,Jung C M.Does a Technology Incubator Work in the Regional Economy?Evidence from South Korea[J].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Asce,2010,136(3):273-284.
[11]  Geng Y, Zhu Q H. Implementing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Concept at the Regional Level: A Review of Progress in Dalian, China[J].Waste Management,2009,29(2): 996-1002.
[12]  周骁男,陈才.论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研究范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2):76-80.
[13]  温志宏. 距离分析:地缘经济关系评价的一种方法[J].统计与决策, 1998(1):8-l0.
[14]  邓春玉.珠三角经济圈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 29 (2):208-216.
[15]  张学波,武友德,骆华松.地缘经济关系测度与分析的理论方法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25 (4):34-39.
[16]  丁洪建,余振国.城市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匹配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8(3):44-51.
[17]  邓春玉.基于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的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分析[J].地理科学,2009, 29 (3):329-335.
[18]  孙海燕,刘贤赵,杨玲玲.山东省与天津滨海新区地缘经济关系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 (12):1972-1976.
[19]  张宁彬.地缘经济视角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J].中国集体经济,2009,7(2):31-32.
[20]  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1):78-89.
[21]  武芳梅.“资源的诅咒”与经济发展——基于山西省的典型分析[J].经济问题,2007(10): 24-28.
[22]  Kronenberg Tobias. The 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 in the Transition Economies [J]. Econo mics of Transition,2004,3:399-426.
[23]  张义丰,穆松林. 基于地域识别的城市定位及发展模式——广东省徐闻县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12):2394-240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