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研究
Keywords: 分形,城镇体系,武汉城市圈
Abstract:
:基于统计学和分形理论,对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的城镇规模级别分布维数、空间关联维数、空间集聚维数等分形维进行计算与分析。3项指标的相关系数都较高,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空间自组织现象明显,存在空间分形结构和分形特征;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具有规模分布较均衡、城市分布交通指向性明显、城市空间关联较弱、城镇体系内各城市向中心城市高度集聚等基本规律与特征。针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相关的优化调控措施。
References
[1] | 秦耀辰,刘凯.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4):426-435.
|
[2] | 陈彦光,王永洁.城镇体系相关作用的分形研究[J].科技通报,1997,13(4):233-237.
|
[3] |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
[4] | 邬文艳.呼包鄂城市群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分析[J].河套大学学报,2011,8(4):18-24.
|
[5] | 汤放华,魏清泉,陈立立,等.基于分形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研究及对策[J].人文地理,2008,23(5):43-46.
|
[6] | 孙在宏,袁源,王亚华,等.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省城市规模分布与异速增长特征[J].地理研究,2011,30(12):2163-2172.
|
[7] | 黄建毅,张平宇.辽中城市群范围界定与规模结构分形研究[J].地理科学,2009,29(2):181-187.
|
[8] | 钱宏胜,梁留科,王发曾.中部六省城市体系规模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56-61.
|
[9] | 余瑞林,王新生.武汉城市圈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变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6):506-509.
|
[10] | 陈勇,艾南山.城市结构的分形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10(4):35-41.
|
[11] | Mandelbrot B B. How Long Is the Coast of Britain?Statistical SelfSimilarity and Fractional Dimension[J].Science,1967,150:636-638.
|
[12] | 陈彦光.中国城市发展的自组织特征与判据——为什么说所有城市都是自组织的[J].城市规划,2006,30(8):24-30.
|
[13] | 刘继生,陈彦光.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地理科学,2000,20(2):166-171.
|
[14] | 陈彦光,刘继生.城市等级体系分形模型中的最大熵原理[J].自然科学进展,2001,11(11):1170-1174.
|
[15] | 陈彦光,罗静.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信息维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0(1):64-68.
|
[16] | 陈彦光.中心体系中的分形和分维[J].人文地理,1998,13(9):19-24.
|
[17] | 刘继生,陈彦光,余斌.区位选择与人文地理系统的分形优化[J].地理科学,1998,18(4):328-334.
|
[18] | 陈彦光,刘继生.城市规模分布的三参数Zipf模型——Davis二倍数规律的理论推广及其分形性质的实证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4(1):98-102.
|
[19] | 刘继生,陈彦光.分形城市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和应用方法——关于城镇体系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理论探讨[J].地理科学,2000,20(6):528-533.
|
[20] | 王益谦,王放.城市人口分布的多重分形刻划[J].大自然探索,1997,16(4):72-77.
|
[21] | 刘继生,陈彦光.东北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的地理空间图示——对东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的再探讨[J].人文地理,2000,15(6):10-16.
|
[22] | 余瑞林,王新生,孙艳玲,等.中国城市空间形态分形维及时空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43-47.
|
[23] | 岳文泽,徐建华,司有元,等.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7(2):51-56.
|
[24] | 李江.武汉市外部空间形态分形特征演变规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3):209-211.
|
[25] |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26] | 刘效龙,张世全.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的时空演变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3):29-34.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