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
Keywords: 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西南地区
Abstract: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天然的耦合性。依据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机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南地区各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都在逐步提升,但整体仍处于偏低的水平,文化产业发展普遍滞后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等级持续偏低。所以,西南地区要重视借助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强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进而实现两个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
References
[1] | 朱珠.试论区域文化与区域旅游经济的耦合与互动[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1):39-41.
|
[2] | 尹贻梅,鲁明勇.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耦合发展研究——以张家界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 (3):42-46.
|
[3] | 徐敏.开封文化旅游发展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2):95-98.
|
[4] | 韦复生.耦合与创新:民族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新视角[J].广西民族研究,2011(1):174-179.
|
[5] | 鲍洪杰,王生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8):74-78.
|
[6] | 汪璐,范俊.西南山地旅游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耦合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6):3447-3448.
|
[7] | 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8):23-29.
|
[8] | 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7):892-896.
|
[9] | 王永明,马耀峰.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1):86-90.
|
[10] | 方世巧,马耀峰,李天顺,等.基于百度搜索的西安市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耦合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8):190-194.
|
[11] | 吴冰,马耀峰,王晓峰.入境旅游流与饭店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42(1):121-126.
|
[12] | 李雪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基于VRIO模型的修正[J].人文地理,2009,24(5):76-80.
|
[13] | 郭国峰,郑召锋.我国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评价与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12):76-85.
|
[14] | 薛虹. 文化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文化产业发展为例[J].中国统计,2010(12):46-47.
|
[15] | 汪德根,陈田.基于竞争力评价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以中国东部沿海三大旅游圈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5):249-256.
|
[16] | 杨晋熙,刘晓鹰.西南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37-141.
|
[17] | 程静静,胡善风,张圆刚.旅游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安徽省黟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3):116-120.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