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总体特征与趋势
Keywords: 产业转移,区域间投入产出表,隐性产业转移
Abstract:
在总结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历史过程的基础上,从广义的产业转移内涵出发,借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2007—2012年省区间的产业转移。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主要以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为主,西部地区虽然承接了大量的资源开采型产业,但其投资的加快也引起了中东部地区相关制造业的增长,即间接隐性产业转出。未来,具有资源指向性的产业、劳动密集型和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以及部分钢铁、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将会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具有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或生产环节将会进一步在东部地区集中。
References
[1] | 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10):91-96.
|
[2] | 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6):79-88.
|
[3] | 夏禹龙,冯文浚.梯度理论与区域经济[J].研究与建议,1982(8):21-24.
|
[4] | 郭凡生.何为“反梯度理论”——兼为“反梯度理论”正名[J].开发研究,1986(3):39-40.
|
[5] | 赵张耀,汪斌.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10):12-19.
|
[6] | 张公嵬,梁琦.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0,9(3):1-21.
|
[7] | 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32(2):1-10.
|
[8] | 刘红光,王云平.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特征、机理与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 (1):102-107.
|
[9] | 赵西三.国内价值链构建下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与趋势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2):161-164.
|
[10] | 安士伟,刘珂,万三敏.区域产业集聚度演变及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启示——以河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4):54-58. 浏览
|
[11] | 龚晓菊,刘祥东.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及行业选择[J].产业经济研究,2012,59(4):89-94.
|
[12] | 刘卫东,陈杰,唐志鹏,等.中国2007年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编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