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永丽,黄祖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J].中国农村观察,2008(1):69-79.
|
[2] | ldquo;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6):4-14,25.
|
[3] | 葛霖,高明,胡正峰,等.基于农户视角的山区耕地撂荒原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4):42-46.
|
[4] | 张衍毓,王静,陈美景.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3):18-21.
|
[5] | 刘朝旭,刘黎明,彭倩.南方双季稻区农户水稻种植模式的决策行为分析——基于湖南省长沙县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2,34(12):2234-2241.
|
[6] | 李彪,邵景安,苏维词.三峡库区农户土地流转的理论解析[J].资源科学,2013,35(1):216-224.
|
[7] | 漆世兰,杨锦秀,石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负面效应分析——基于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调查[J].农村经济,2009(10):100-103.
|
[8] | 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2):39-47.
|
[9] | 侯俊国.土地整治对农村主要资源要素整合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13.
|
[10] | 任辉,吴群.外部利润、产权界定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制度经济学解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3):155-158.
|
[11] | 孔祥智,徐珍源.转出土地农户选择流转对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综合视角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2):17-25,67.
|
[12] | 钟涨宝,汪萍.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分析——湖北、浙江等地的农户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3(6):55-64.
|
[13] | 赵光,李放.非农就业、社会保障与农户土地转出——基于30镇49村476个农民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0):102-110.
|
[14] | 任海卫.基于不同土地依赖度的宝鸡市农户土地流转模式选择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
[15] | 翟研宁,梁丹辉.传统农区农户土地转出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78-83.
|
[16] | 王磊.基于农户视角的山地丘陵区耕地流转意愿及决策行为探讨——以重庆市涪陵区和綦江区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0.
|
[17] | 李潇.土地规模流转的效应分析——关于吉林省汪清县红日村的调查[D].重庆:西南大学,2012.
|
[18] | 阮韦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影响因素与流转机制分析——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9.
|
[19] | 骆东奇,周于翔,姜文.基于农户调查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5):47-52.
|
[20] | 叶剑平,蒋妍,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农村观察,2006(4):48-55.
|
[21] | 赵京,杨钢桥,汪文雄.农地整理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J].资源科学,2011,33(12):2271-2276.
|
[22] | 杜培华,欧名豪.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l):53-56.
|
[23] | 卞琦娟,周曙东,葛继红.发达地区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户样本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0(6):28-36.
|
[24] | 刘涛,曲福田,金晶,等.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8,30(10):1511-1516.
|
[25] | 何萍,张文秀.城乡统筹试验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研究——基于成都市296户农户调查[J].资源与产业,2010(10):111-116.
|
[26] | 马育军,黄贤金,许妙苗.上海市郊区农业土地流转类型与土地利用变化响应差异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5):117-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