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不同脂肪源对异育银鲫体脂沉积、内源酶活性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11.04.011

Keywords: 异育银鲫,脂肪源,体脂沉积,脂类代谢酶活性,消化酶活性,脂肪酸组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异育银鲫体脂沉积、脂类代谢酶活性、消化酶活性和鱼体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尾均重(6.04±0.05)g的健康异育银鲫鱼种525尾,驯养1周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的鱼油、豆油、猪油、花生油和混合油(鱼油︰豆油︰猪油=3︰4︰3),制成5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期为60d。结果表明,鱼油组肝胰脏中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间腹脂率以及肌肉中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鱼油组肝胰脏脂蛋白酯酶和肝酯酶活性显著高于猪油组和花生油组(P<0.05),鱼油组和豆油组肠道和肝胰脏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但与花生油组和混合油组无显著差异(P>0.05)。豆油组和混合油组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且混合油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肝胰脏和肠道中淀粉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肠道淀粉酶活性普遍高于肝胰脏淀粉酶活性。鱼油组肌肉和肝胰脏中饱和脂肪酸(SF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异育银鲫肌肉和肝胰脏中亚油酸(C18∶2n-6)含量均以豆油组最高,鱼油组最低,且上述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鱼油能提高肝胰脏中脂蛋白酯酶和肝酯酶的活性,从而降低鱼体脂肪沉积,而猪油的作用相反;饲料中脂肪酸组成影响异育银鲫鱼体组织中脂肪酸的组成。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