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雅鲁藏布结合带中段混杂岩带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PP. 65-71
Keywords: 雅鲁藏布结合带中段混杂岩带玄武岩构造背景
Abstract:
将雅鲁藏布结合带中段混杂岩内的玄武岩分为北带玄武岩和南带玄武岩。北带白垩纪玄武岩的SiO2含量多为44.86%~50.96%,TiO2均在3%以上,Na2O+K2O为3.78%~6.10%,Na2O>K2O;南带中晚三叠世玄武岩的SiO2含量为46.94%~49.58%,TiO2为1.17%~2.04%,Na2O+K2O为3.79%~7.15%,Na2O>K2O。北带玄武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南带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北带玄武岩富集Rb、Th、Ta、Nb,与洋岛碱性玄武岩稀土曲线一致;南带玄武岩除Y、Yb、Sc、Cr外,其他均富集,显示与大洋拉斑玄武岩曲线一致。构造背景判别和分析显示,北带碱性玄武岩形成于大洋板内洋岛环境,南带拉斑玄武岩形成于洋盆海山环境。
References
[1] | 汪云亮 张成江 等.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Th/Hf―Ta/Hf图解判别[J].岩石学报,2001,17(3):413-421,.
|
[2] | 西藏地质矿产局.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514-517.
|
[3] | 张旗 周国庆.中国蛇绿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4-54.
|
[4] | 丁林.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古新世深水沉积和放射虫动物群的发现及对前陆盆地演化的制约[J].中国科学:D辑,2003,33(1):47-58,.
|
[5] | 西藏地质矿产局.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183-184.
|
[6] | 陈国铭 李光岑 曲景川.西藏南部混杂堆积及其地质意义[A].见:喜马拉雅地质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喜马拉雅地质(Ⅱ)[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19~25.
|
[7] | 鲍佩声 王希斌.西藏日喀则蛇绿岩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A].见:喜马拉雅地质文集编辑委员会主编.喜马拉雅地质Ⅱ[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59-82.
|
[8] | 王希斌 鲍佩声 邓万明.西藏蛇绿岩[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1-137.
|
[9] | 夏斌.西藏西南部蛇绿岩及地体构造[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430.
|
[10] | 高延林 汤耀庆.西藏南部的构造混杂体[A].见:喜马拉雅地质文集编辑委员会主编.喜马拉雅地质Ⅱ[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27-44.
|
[11] | 王连城.西藏南部的滑塌堆积[J].地质科学,1982,(2):201-206.
|
[12] | 钱定宇.西藏札札拉发现混杂堆积[J].地质科学,1982,(2):166―168.
|
[13] | 吴浩若 王东安.西藏南部江孜地区的混杂堆积[A]..见:沉积岩石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120-127.
|
[14] | 吴浩若.西藏南部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下鲁硅岩中的侏罗白垩纪放射虫化石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集刊,1988,(3):191-212.
|
[15] | 王成善 等.西藏日喀则弧前盆地与雅鲁藏布缝合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1-237.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