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一种新的地质地貌景观类型――西藏札达盆地古格地貌的特征与成因初探
, PP. 295-301
Keywords: 古格地貌河湖相沉积固结―半固结喜马拉雅运动节理西藏札达盆地
Abstract:
札达盆地位于西藏西南边陲,构造上处于喜马拉雅断块挠起带头部内侧,呈NW―SE走向,长约1000km,宽约70km,总面积约40000km^2,海拔约4500m^2盆地中地层呈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基底岩石为三叠纪一侏罗纪灰岩、砂岩和板岩,盖层为上新世―早更新世早期沉积的固结和半固结岩石,因受喜马拉雅断块挠起运动的影响,形成NW、NE和近EW、SN向等多组节理裂隙。晚新生代以来,盆地上升,在构造节理的主导下,穿越盆地的象泉河及其支流对岩石地层进行侵蚀、切割,在雨水的淋蚀、寒冻风化的剥蚀作用下,逐渐形成现今大小不同和形态奇特的半固结砂泥岩塔林地貌景观―古格地貌,这是中国地质地貌景观的一种新类型。
References
[1] | 张青松,王富葆,李炳元,等.西藏札达盆地的上新世地层[J].地层学杂志,1981,5(2):11-15.
|
[2] | 钱方.用古地磁方法对西藏阿里上新世以来水平运动的初步研究[A].见: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西藏地球物理论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198-206.
|
[3] | 郭铁鹰,梁定益,张宜智,等.西藏阿里地质[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103-104.
|
[4] | 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等.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河湖相沉积中两个不整合面的发现及意义[J].地质通报,2004,23(5-6):605-608.
|
[5] | 孟宪刚,朱大岗,邵兆刚,等.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统犀类化石的发现及意义[J].地质通报,2004,23(5-6):609-612.
|
[6] | 聂泽同,梁定益,赵崇贺,等一种新的地质地貌景观类型--河北省白石山大理岩构造峰林特点及成因[J].地质通报,2002,21(6):357-362.
|
[7] | 韩同林.西藏活动构造[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
[8] | 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等.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沉积相及其构造演化特征[J].地质力学学报,2004,10(3):245-252.
|
[9]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100万噶大克幅(H-44)(地质部分).1987.
|
[10] | 西藏地矿厅.西藏自治区札达土林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1999
|
[11] | 郭玉普.相遇古格[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