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通报  2006 

甘肃西北部黑河流域中游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变异特征

, PP. 251-255

Keywords: 甘肃西北部黑河流域中游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径流地下水补给变异与调控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大量实际资料和综合研究表明,在西北内陆区当人类活动影响强度超过37%时,地表径流过程由天然状态转变为以人为干扰为主,不仅造成下游区获得的地表径流量大幅减少,而且中游区地下水补给也失去自然特征,补给量明显减少,同时还影响地下水径流过程及其溢出量衰减,进而导致下游区生态环境需水更加紧缺和退化。调控中游区安全引水量和调整中游区种植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是解决黑河流域下游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References

[1]  张光辉,刘少玉,谢悦波,等.西北内陆黑河流域水循环与地下水形成演化模式[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98-142,302-331.
[2]  张光辉,聂振龙,刘少玉,等.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源组成特征及变化[J].水科学进展,2005,16(5):673-678.
[3]  方创琳,步伟娜,鲍超.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方案及用水效益[J].生态学报,2004,(8):129-137
[4]  冯尔兴,李新文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问题辩证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3):5-8.
[5]  张光辉,刘少玉,张翠云,等.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研究[J].中国地质,2004,31(3):289-293.
[6]  张光辉,聂振龙,王金哲,等.黑河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地下水同位素特征与补给效应[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5):511-519
[7]  张光辉,聂振龙,谢悦波,等甘肃西部平原区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更新性[J].地质通报,2005,24(2):149-155.
[8]  张光辉,聂振龙,张翠云,等.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变异特征与机制[J].水利学报,2005,36(6):715-720
[9]  张光辉,聂振龙,申建梅,等.黑河流域水资源对下游区生态环境变化影响阈.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2005.2-7.
[10]  肖生春,肖洪浪.黑河流域绿洲环境演变因素研究[J].中国沙漠,2003,(3):51-56.
[11]  胡兴林.黑河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及区域性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J].水文,2003,(1):32-36.
[12]  齐善忠,王涛.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其原因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3,(4):98-101.
[13]  蓝永超,孙保沐,丁永建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2):32-39.
[14]  刘敏,甘枝茂.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额济纳绿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沙漠,2004,(2):50-54.
[15]  齐善忠,王涛,罗芳.黑河流域环境退化特征分析及防治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1):31-38.
[16]  严登华,王浩,秦大庸.黑河流域下游水分驱动下的生态演化U].中国环境科学,2005,(1):38-42.
[17]  李启森,赵文智,冯起.黑河流域及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及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05,(3):55-6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