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通报  2006 

西藏地质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建议

, PP. 302-307

Keywords: 西藏地质遗迹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西藏地区孕育了如地貌、水体、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和地质灾害遗迹等种类繁多的地质遗迹资源,使得西藏发展地质旅游成为可能。在概述西藏地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发西藏地质旅游资源对西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西藏投资环境和提高招商引资环境容量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的总体原则及几点相关建议。

References

[1]  姜建军,王文.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地质遗产[J].资源?产业,2001,(4):14-17.
[2]  胡书银,王典坤.西藏高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1996,(5):28-31.
[3]  张敏.西藏森林旅游资源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2,22(3):160-162,173.
[4]  巴登珠.西藏地学(综合)旅游资源调查(三)[J].西藏研究,2001,(1):108-114.
[5]  巴登珠.西藏地学(综合)旅游资源调查(四)[J].西藏研究,2001,(2):105-115.
[6]  巴登珠.西藏地学(综合)旅游资源调查(一)[J].西藏研究,2000,(3):103-114.
[7]  李渤生.世界第一:雅鲁藏布大峡谷[J].人与生物圈,2001,(3):32-37.
[8]  段丽萍.西藏南部地区旅游资源特征[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4,25(2):141-149.
[9]  王方辰.探析世界第三极[J].人与生物圈,2002,(1):4-9.
[10]  朱同兴,邹广富,李建忠,等.中华人民共和国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聂拉木县幅.2003.
[11]  崔林.雪山密林中的神湖巴松湖[J].中国国家地理,2003,(2):110-119.
[12]  刘亭文.冰川的杰作--然乌湖[J].中国国家地理,2002,(9):52-59.
[13]  巴登珠.西藏地学(综合)旅游资源调查(二)[J].西藏研究,2000,(4):86-99.
[14]  成都地图出版社.西藏旅游[M].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02
[15]  胡海燕,陈波.西藏50年?旅游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6]  张振利,田立富,范永贵,等.萨嘎县幅、桑桑区幅、吉隆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J].地质通报,2004,23(5-6):427-432.
[17]  王文,钱丽苏,郑敏,等.地质遗迹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资源?产业,2002,(6):128-130.
[18]  郑敏,郑宝生.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我国地质遗迹资源[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24(6):16-21.
[19]  黄载环,丰江红.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广西地质,2002,15(2):57-60.
[20]  朱同兴,邹广富,李建忠,等.中华人民共和国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聂拉木县幅.200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