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汪玉珍 方锡谦.西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花岗岩类时空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J].新疆地质,1987,5(1):9-24.
|
[2] | 姜春发 朱志直 柴耀楚 等.昆仑开合构造[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
[3] | 许荣华 张玉泉 谢应雯 等.西昆仑北部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岩的发现[J].地质学报,1994,29(4):313-328.
|
[4] | 邓万明.喀喇昆仑-西昆仑地区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1995,11(增刊):98-111.
|
[5] | 王元龙 李向东.西昆仑加里东期花岗岩带的地质特征[J].矿物学报,:.
|
[6] | 丁道桂 王道轩 刘伟新 等.西昆仑造山带及盆地[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1-57,201-225.
|
[7] | 毕华 王中刚.西昆仑造山带构造―岩浆演化史[J].中国科学:D辑,:.
|
[8] | 姜耀辉 芮行健 郭坤一 等.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研究新进展[J].火山地质与矿产,2000,21(1):61-62.
|
[9] | 罗照华 张文会.西昆化地区新生代火岩中的深源包体[J].地学前缘,:.
|
[10] | 潘裕生 文世宣 孙东立.喀喇昆仑-昆仑山地区地质演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11] | 肖文交 Wind.B.F.西昆仑大地构造相解剖及其多岛增生过程[J].中国科学:D辑,:.
|
[12] | 肖序常 王军 苏犁 宋述光.再论西昆仑库地蛇绿岩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03,22(10):745-750.
|
[13] | 王炬川 崔建堂 罗乾周 等.西昆仑康西瓦西部早古生代侵入岩的岩浆混合作用[J].地质通报,2006,25(12):1458-1468.
|
[14] | 潘桂棠 丁俊 姚东生 等.1∶150万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M].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04..
|
[15] | Composton W,Williams I S,Meyer C.U-Pb geochronology of zircons from lunar breccia 73217 using a sensitive high mass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J].J.Geophys.Res.,1984,89:B525-534.
|
[16] | Williams I S.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use of zircons U-Pb geochronology in study of granitc rocks[J].Tins.R.Soc.,1992,83:447 -485.
|
[17] | 宋彪 张玉海 万渝生 等.锆石SHRIMP样品靶制作、年龄测定及有关现象讨论[J].地质评论,2002,(增刊):26-30.
|
[18] | 新疆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100万西昆仑-喀喇昆仑山河尾滩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1984..
|
[19] |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1∶25万康西瓦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R].,2005..
|
[20] | 韩芳林 崔建堂 等.西昆仑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
|
[21] | 韩芳林 崔建堂 计文化 郝俊武 孟勇.于田县幅、伯力克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J].地质通报,2004,23(5-6):555-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