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藏东波密-察隅地区新元古代-寒武纪波密群研究新进展
, PP. 81-87
Keywords: 藏东新元古代-寒武纪波密群冈瓦纳大陆增生基底
Abstract:
藏东新元古代-寒武纪波密群由一套浅变质的活动大陆边缘浊积岩和碰撞型岛弧中酸性火山岩组成,化石稀少,缺乏时代依据。1:207Y区调和新一轮1:25万区调修测专题研究在波密、察隅、贡山一带共采获微古植物化石21属50种,均为青、皖、浙、赣及滇中地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震旦纪及部分寒武纪早期较原始类型的常见分子。区域上可与高喜马拉雅的肉切村群,滇西的勐统群、公养河群和缅甸ChaungMagyi群相对比。上述波密群活动大陆边缘浊积岩、碰撞型岛弧火山岩在经历了泛非末期壳源重熔花岗岩侵位(500-600Ma)和褶皱变质作用(644-664Ma)之后,成为冈瓦纳大陆北缘增生褶皱变质基底的一部分。
References
[1] | 陈炳蔚,艾长兴,扎西旺曲.西藏波密、察隅地区的几个地质问题[C]//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0).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160-174.
|
[2] | 罗建宁,张正贵,陈明,等.三江特提斯沉积地质与成矿[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
[3] | 朱伟元,党运鸿.波密寒武系发现及其意义[J].西藏地质,1993,(2):1-2
|
[4] | 莫宣学,路凤香,沈上越,等.三江特提斯火山作用与成矿[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
[5] | 赵承峰.云南高黎贡山西坡浅变质岩中发现微古植物化石[J].中国地质,1995,(2):190、193.
|
[6] | 江西省地质矿产局.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26-27.
|
[7] |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16-17、23-31.
|
[8] | 青海省地质矿产局.青海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11-27.
|
[9]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28.
|
[10] | 钟大赉,翟明国,吴根耀,等.滇川西部古特提斯造山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7-28、53-54、194-198.
|
[11] | 彭兴阶,陈应明,张世权.西藏察隅地区古元古代德玛拉岩群的特征[J].中国区域地质,1999,18(2):148-154.
|
[12] | 任纪舜,肖黎薇.1∶25万地质填图进一步揭开了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的神秘面纱[J].地质通报,2004,23(1):1-11.
|
[13] | 肖序常.开拓、创新,再创辉煌--浅议揭解青藏高原之秘[J].地质通报,2006,25(1/2):15-19.
|
[14] | 许志琴,杨经绥,梁凤华,等.喜马拉雅地体的泛非-早古生代造山事件年龄记录[J].岩石学报,2005,21(1):1-12.
|
[15] | 许志琴,杨经绥,戚学祥,等.印度/亚洲碰撞--南北向和东西向拆离构造与现代喜马拉雅造山机制再讨论[J].地质通报,2006,25(1/2):1-14.
|
[16] | 梁定益.青藏高原首批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层工作若干进展点评[J].地质通报,2004,23(1):24-26.
|
[17] | 朱同兴,王安华,邹光富,等.喜马拉雅地区沉积盖层底砾岩的新发现[J].地质通报,2003,22(5):367-368.
|
[18] | 周志广,刘文灿,梁定益.藏南康马奥陶系及其底砾岩的发现并初论喜马拉雅沉积盖层与统一变质基底的关系[J].地质通报,2004,23(7):655-663.
|
[19] | 地质矿产部"三江"地质编委会.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地层[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6-50.
|
[20] | 潘桂棠,丁俊,姚冬生,等.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说明书(1∶500000)[M].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04.
|
[21] | 张玉泉,戴潼模,洪阿实,等.西藏高原南部花岗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J].地球化学,1981,(1):8-18.
|
[22] | 陈吉深.滇西花岗岩类时代划分及同位素年龄值选用的讨论[J].云南地质,1987,6(2):101-113.
|
[23] | 张玉泉,戴潼模,谢应雯,等.横断山脉花岗岩类时代[C]//横断山考察专集(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29-35.
|
[24] | 张玉泉,朱炳泉,谢应雯.横断山区花岗岩类Rb-Sr等时年龄讨论[J].地质学报,1989,63(4):373-382.
|
[25] | 四川省第三区测队.1∶100万昌都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74.
|
[26] | 西藏综合普查大队.1∶100万拉萨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79.
|
[27]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20万松冷幅、竹瓦根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95.
|
[28]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20万松冷幅、竹瓦根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95.
|
[29]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20万松冷幅、竹瓦根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95.
|
[30]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20万下巴淌(沃卡)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94.
|
[31] |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1∶25万墨脱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003.
|
[32]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20万加查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95.
|
[33]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20万下巴淌(沃卡)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94.
|
[34] |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1∶25万墨脱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003.
|
[35]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20万加查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95.
|
[36]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20万松冷幅、竹瓦根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95.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