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通报  2008 

鲁北平原地下水的劣变特征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 PP. 396-403

Keywords: 鲁北平原,地下水,疏干,沉降量,可持续利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2005年相对于20世纪70年代,鲁北平原开采机井数由9.29万眼增至28.76万眼,浅层水、深层水开采量分别增加了近2倍和3.76倍。长期超量开采和不合理的开采布局,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含水层疏干体积不断增加、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持续扩展,并产生地面沉降、咸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采取农业节水、调整工业开采强度布局、加强浅层水均衡开发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本地劣质水资源化、保护和涵养深层地下水资源等举措,修复和涵养鲁北平原超采区的深层地下水系统势在必行。

References

[1]  籍传茂,王兆兴.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117-119.
[2]  王金哲,费宇红,张光辉,等.海河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景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4):56-59.
[3]  徐建国,卫政润,张涛,等.环渤海山东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及利用对策[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4,(3):203-207.
[4]  张宗祜,沈照理,薛禹群,等.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1-3.
[5]  张光辉,费宇红,陈宗宇,等.海河流域平原深层地下水补给特征及其可利用性[J].地质论评,2002,48(6):651-658.
[6]  李森,颜立,崔着义.鲁北平原区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措施研究[J].海河水利,2005,(1):8-9.
[7]  武瑞锁.齐春三,吕绍红.山东省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J].山东水利,2005,(4):21-22.
[8]  张光辉,费字红,刘克岩,等.海河平原地下水演化与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3-151.
[9]  沈振荣,李原园,裴源生.中国农业用水安全与灌溉面积发展将面临的十大挑战[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48-72.
[10]  刘春华,杨丽芝.山东地F水资源合理开发的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5,(12):270-271.
[11]  于传宁,程金芝,张利红,等.鲁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对策[J].地下水,2004,26(4):279-280.
[12]  王贞国,王彦俊.冯守涛,等.德州市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试验浅探[J].山东国土资源,2005,21(6/7):82-85.
[13]  费宇红,曹寅白,聂振龙,等.海河流域平原深层地下水演变与环境地质问题[J].水文水资源,2001,22(1):20-22.
[14]  戴光鑫,何宗凌,李森焱.鲁北平原水库建设经验及存在的问题[J].内蒙古水利,2006,(3):36.
[15]  王涛,任稳柱,方月华.南水北调后保定市的水资源联合运用及对环境的影响[J].海河水利,1995.(6):18-20.
[16]  山东省水利厅.21世纪初期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报告.2002.
[17]  山东省地矿局.德州市德城区深层地下水回灌调查.2003.德州市德城区地下水管理规划.2005.
[18]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报告.2007.
[19]  山东省地矿局.黄河东营市黄河滩地傍河取水试验报告.200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