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通报  2008 

北京北部地区深层热水开发对浅层冷水的影响

, PP. 388-395

Keywords: 深层热水开发,浅层冷水动态,地震观测井,京北地热系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北京北部有小汤山和沙河2个地热田,呈三角形展布,东部边界为黄庄-高丽营断裂,西部边界为南口-孙河断裂,北部边界为阿苏卫-小汤山断裂。热储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铁岭组和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热储盖层为青白口系页岩、石炭系―二叠系砂页岩和侏罗系火山岩隔水层。该区雨水、浅层基岩冷水和深层基岩热水的H、O同位素组成基本上都落在克雷格降水线上,表明区内冷水与热水均来源于大气降水。热水的3H值表现出北高南低的特点,说明热水与冷水一样自北向南流动。重点分析了深层热水开采对浅层地震观测井中冷水动态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离开采井不同距离和不同测项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表明,北京北部深层热水开采对浅层冷水动态的影响距离约为5km,对位于导水断裂带附近的观测井的影响最为明显。

References

[1]  潘小平.地热温标在北京小汤山地热田的应用[C].中国矿业联合会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21世纪中国地热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0.111-116.
[2]  潘小平 王治.小汤山地热田热水地球化学特征[J].北京地质,1999,(4):7-15.
[3]  增瑞祥 王治 张进平 等 刘久荣 郑克 刘时彬 等.北京小汤山地热田水位与开采量变化关系研究[C].刘久荣,郑克,刘时彬,等.北京地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228-232.
[4]  吕金波 车用太 王继明 等.京北地区热水水文地质化学特征与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J].地震地质,2006,(3):419-429.
[5]  高文学 马瑾.首都圈地震地质环境与地震灾害[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40-41.
[6]  卫克勤 林瑞芬 陈文寄 彭贵.氚在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C].陈文寄,彭贵.年轻地质体系的年代测定[C].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174-186.
[7]  张培仁 王基华 谷元珠 等.地下流体异常与2000年首都圈地区震情预测[C].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2000年度)[C].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124-130.
[8]  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北京大队.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矿泉水文地质勘测总结报告[R].,1958..
[9]  李心庚 等.北京市小汤山地热田地下热水资源评价勘查报告[R].,1985..
[10]  车用太 王吉易 李一兵.首都圈地下流体监测与地震预测[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8.17-26.
[11]  潘小平 等.北京市小汤山地区地热资源勘探报告[R].,1998..
[12]  吕金波 等.1:50000沙河镇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200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