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通报  2010 

云南广南地区老寨湾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 PP. 1362-1370

Keywords: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矿床特征,成矿规律,老寨湾金矿,云南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老寨湾金矿区位于滇黔桂“西南金三角”,是云南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低品位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床产于加里东古隆起不整合面之上泥盆系下统蚀变细粒石英砂岩中,金矿是由沉积形成的含矿层经后期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淋滤作用等使含矿层中的Au进一步活化、迁移、富集而成的,构造、层位等控矿明显。蚀变是区内的找矿标志之一,金矿的形成与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蚀变有关。金矿床的成矿与区域大地构造发展、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成矿热液活动等密切相关。

References

[1]  高振敏,李红阳,杨竹森,滇黔地区主要类型金矿的成矿与找矿,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2]  云南省地矿局,云南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3]  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矿床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4]  姚娟,罗梅,任光明,王玉婷,云南老寨湾金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2).
[5]  陈毓川,李兆鼐,母瑞身,中国金矿床及其成矿规律,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6]  应汉龙,卡林型金矿床的特征和成因:地质与地球化学证据,地质地球化学,2001(4).
[7]  普传杰,高振敏,国内外卡林型金矿对比研究,云南地质,2003(1).
[8]  曾祥平,滇东华力西期不整合面含金性,云南地质,2003(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