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通报 2011
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后的构造演化、盖层条件与油气信息――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研究之三, PP. 838-849 Keywords: 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构造改造,构造动力变质,热接触变质,区域盖层,油气信息 Abstract: 通过对中―新生代沉积演化特征的分析和对石炭系―二叠系沉积之后构造改造作用、中生代岩浆作用的研究,认为白垩纪为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演化的鼎盛时期,沉积了厚度大、横向分布稳定、以湖泊―沼泽相为主的砂泥岩组合,是石炭系―二叠系油气系统的良好的区域盖层。虽然石炭系―二叠系沉积之后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改造作用,但构造应力以挤压抬升为主,除局部地区发生构造动力变质作用外,总体对石炭系―二叠系油气系统保持条件的影响不大。中生代经历了4个期次的岩浆活动,早白垩世岩浆活动较强烈,受其影响石炭系―二叠系局部发生热接触变质或烃源岩演化达到过成熟,但影响范围有限。石炭系―二叠系内部发育4个沉积旋回,尤其是阿木山组、埋汗哈达组发育厚度大、横向分布稳定的泥页岩,既是良好的烃源岩,也是良好的盖层。石炭系―二叠系沉积之后虽然经历了华力西末期―印支期的长期抬升剥蚀,但地球物理资料显示石炭系―二叠系在额济纳旗-务桃亥一带分布较为稳定,残留厚度一般1000~2000m,局部厚度大于3000m。油气显示信息表明,石炭系―二叠系具有油气生成、运移与聚集的过程,油气资源前景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