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通报 2012
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动力学机制的新认识, PP. 1061-1068 Keywords: 中侏罗世以来,动力挤压,软流圈物质上涌,远程力效应 Abstract: 从20世纪7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引入中国后,中国地质学家(包括笔者)普遍接受了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导致中国东部中生代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相应的成矿作用的观点,乃至成为被认知的理论至今仍然广泛流传。但是,2000―2006年国土资源部开展的《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成果表明:深部软流圈(层)物质上涌才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在进一步研究中国东部巨厚的软流圈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中侏罗世以来,中国大陆受到了来自4个不同方向的动力挤压,由此导致软流圈物质汇聚到中国东部及邻区大陆之下。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力只是4个方向中的一个――由东向西挤压,它起到了阻挡软流圈物质继续向东部“洋区”流动的作用,可称它为“远程力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