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球学报  2014 

福建省铁帽山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找矿方向研究

DOI: 10.3975/cagsb.2014.06.03

Keywords: 斑岩型钼矿,围岩蚀变,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方向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福建铁帽山钼矿床位于闽西南拗陷带,是一个与晚侏罗世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钼矿床。矿体产出于花岗杂岩体中,杂岩体由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钾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和少量石英闪长岩组成,钼矿体围绕着矿区中部的花岗斑岩岩株近似呈环状分布,主要赋存于蚀变的二长花岗岩中。矿体受到后期断裂构造的破坏而被截断。矿区的围岩蚀变作用强烈,并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自下而上、由内到外可划分为钾化带、石英-伊利石化带、蒙脱石化带和高岭石化带。其中,石英-伊利石化作用与钼矿化作用的关系最为密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显示,Mo元素对数值的频率统计呈双峰式分布,异常下限为12.2×10–6,由此圈定的Mo元素异常近似呈环状分布,与矿体分布范围总体上相一致;而低温成矿元素Zn、Ag元素和高温成矿元素Sn的异常多数分布于Mo元素环状异常的外围和中心低值区。在勘查工作中,石英-伊利石化蚀变和Mo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可以作为最重要的找矿标志,同时要特别注意断层对矿体的截断和破坏作用。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