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球学报  2001 

雾迷山旋回层的费希尔图解及其在定义前寒武纪三级海平面变化中的应用

Keywords: 雾迷山旋回层,费希尔图解,旋回性沉积作用,前寒武系,天津蓟县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天津蓟县剖面的中元古界雾迷山组是一套厚3300m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广泛发育叠层石生物层及凝块石生物丘。这些生物层及生物丘与潮坪相白云岩和砂泥质白云岩一起构成具有近似对称相序组构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将其命名为“雾迷山旋回层”。这些旋回层常由泻湖相白云质泥页岩覆盖,在其顶常发育古土壤层,由此而表明雾迷山旋回层的界面多为瞬时暴露间断面。根据雾迷山旋回层在长周期三级层序中的有序叠加形式,可在雾迷山组中识别出26个Ⅲ级层序,它们还可进一步归为6个Ⅱ级层序。为了进一步研究三级海平面的变化幅度和Ⅲ级层序的大致形成时限,在露头发育良好的雾迷山组中上部共识别出626个旋回层;考虑到雾迷山组的总体厚度(3300m)及其大致的总体形成时限(103±20Ma左右),可假定雾迷山组沉积期的总体地壳沉降速率为2~4m/10万a。在上述假定的基础上,运用费希尔图解来估算三级海平面的变化幅度。

References

[1]  梅冥相,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的成因类型及其识别标志,岩相古地理,1993(06).
[2]  梅冥相,碳酸盐旋回与层序,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  朱士兴;邢裕盛;张鹏远,华北地台中、上元古界生物地层序列,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4]  邢裕盛;高振家;刘桂芝,中国的上前寒武系,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5]  梅冥相;李志忠;白志达;徐德斌,河北兴隆中、上元古界旋回层序的初步研究,地层学杂志,1998(02).
[6]  梅冥相;周洪瑞;杜本明;罗志清.天津蓟县中新元古代沉积层序的初步研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0(04)
[7]  杜汝霖,前寒武纪古生物地史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8]  梅冥相;马永生;周丕康;苏德辰,罗光文,碳酸盐沉积学导论,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
[9]  朱士兴;梁玉佐;杜汝霖;陈晋镳,中国的叠层石,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
[10]  王松山;桑海清;裘冀;陈孟莪,蓟县雾迷山组和杨庄组形成年龄的研究,地质科学,1995(02).
[11]  宋天锐;赵震;王长尧,华北元古界沉积岩,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2]  梅冥相;李志忠;徐德斌,河北兴隆中元古界雾迷山组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现代地质,1998(z1).
[13]  黄学光;贺玉贞;王亚烈,华北海泡石矿—产状、成因和用途,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14]  高林志;章雨旭;王成述;彭阳,天津蓟县中新元古代层序地层学初探,中国区域地质,199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