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鄂西地区二叠系大隆组与吴家坪组的两种接触关系
Keywords: 大隆组,吴家坪组,接触关系,湖北
Abstract:
鄂西地区大隆组与吴家坪组之间存在2种不同的接触关系;(1)整合接触,仅分布于建始、恩施等地;(2)假整合接触,广见于鄂西地区,接触界面形成于晚二叠世吴家坪中晚期,2种接触界面的确定是划分碳酸盐台地上Ⅱ型层序界面的重要标志,同时是否定大隆组深水盆地成因论的有力证据。
References
[1] | 丁梅华;张克信,扬子区及其周缘东吴-印支期生态地层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
[2] | 牛志军;段其发;李志宏,湖北建始-巴东地区晚二叠世大隆组生态地层学研究,地球学报,1999(z1).
|
[3] | 晋慧娟;李菊英,广西合山马滩地区晚二叠世沉积环境的研究,地质科学,1987(01).
|
[4] | 姚华舟;张仁杰,长江三峡地区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早期沉积特征,华南地质与矿产,1996(04).
|
[5] | 徐安武;曾波夫;胡宁,湖北建始牯牛坪二叠系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
[6] | 牛志军;段其发;徐光洪.鄂西地区大隆组沉积类型及地质时代[J].地层学杂志,2000(02)
|
[7] | 金若谷,陕南西乡晚二叠世大隆世及其沉积环境,地层学杂志,1987(04).
|
[8] | 江纳言;钱文龙,华南二叠纪沉积环境与生物分布--兼论二叠纪特提斯海生物大规模绝灭的原因,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
[9] | 周祖仁,二叠纪菊石的两种生态类型,中国科学B辑,1985(07).
|
[10] | 赵金科;梁希洛;郑灼官,华南晚二叠世头足类,中国古生物志,1978.
|
[11] | 方宗杰,评论湖南海扇—兼评大隆相地层的深水成因论,古生物学报,1989(06).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