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2
鄂东南斑岩铜矿的特点, PP. 65-70 Keywords: 斑岩铜矿鄂东南花岗闪长岩类华中地洼区成矿模式地洼型构造层成矿规律内生成矿作用矿床类型 Abstract: 陈国达教授曾指出:“斑岩铜、钼矿是地洼区的重要矿床类型”。因此,运用地洼成矿理论,总结鄂东南成矿规律,对指导找矿实践有重要意义。鄂东南属华中地洼区苏鄂地洼系。该区广布地台构造层。燕山运动转化为地洼区,这时褶皱块断运动发育,岩浆侵入和喷发剧烈,除形成地洼沉积建造、火山岩建造外,还形成带状展布地洼型的花岗闪长岩类的岩浆建造,为形成斑岩铜矿创造了地质前提。鄂东南斑岩铜矿产在地穹隆起断褶带。受超浅成的花岗闪长岩类的复式侵入的小岩体控制。矿体形态,产状与岩体内部构造有关,有角砾岩筒和细脉带两种形式。由于成矿作用多种,成矿阶段多期,造成矿石原生分带和复式蚀变带展布,是评价斑岩铜矿的重要标志。地洼型花岗闪长岩侵入体顺断裂侵入到地台构造层,与碳酸盐岩石接触,形成矽卡岩型大冶式铁铜矿床。它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均与斑岩铜、钼矿有密切联系,构成“多位一体”的成矿模式。是地洼区内生成矿作用最重要特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