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洼活动与花岗岩型铀矿化

, PP. 136-144

Keywords: 地洼活动花岗岩类岩石铀矿化变质作用印支期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形成岩体混合热液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讨论湘东南和粤北地区的花岗岩型铀矿化、这些铀矿化形成于地洼余动期(46―87百万年)、1、铀源岩主要是印支期花岗岩类,现存铀含量不高(平均约11×10-6),通过原生黑云母多色晕研究表明,原始铀丰度较高;2、本区印支期和印支期以前的花岗岩类,在地洼激烈期(燕山期)受了不同程度变质作用影响,在地穹系变质作用强烈,局部产生再生岩浆作用,在地洼系变质作用微弱或基本未受变质作用影响;3、地洼系中印支期和印支期以前的花岗岩类,普遍受到了强烈的中―低温蚀变(叶绿泥石化、白云母化、绢云母化和水云母化等),地穹系中由于前进变质作用影响,上述蚀变减弱至消失,黑云母化――黑云母重结晶作用广泛发育;4、铀活化转移主要依赖于深部热流体、变质热液和大气成因淋滤水形成的混合热液。它主要形成于地洼激烈期后,其物理化学参数是:t=105―250℃,pH=6.27―7.3,Cl-≥So4-2≥HCo3->F-,Ca2+>Mg2+≥Na+>K+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大(脉石英和碳酸盐中δ1(?)OH2O=+5.5―-15.5‰,平均-4.04‰;碳酸盐中δ13CPDC=-5―-9‰,平均-6.5‰;硫化物中δ34S=-30―+20‰,平均值近于零;5、混合热液形成于地穹深部,汇聚于地洼浅部,并常使白垩―第三系红层硅化退色。因此,铀矿化主要分布于地洼系.

References

[1]  1 张玉泉 ,谢应雯 ,许荣华;西藏南部花岗岩类中重结晶的黑云母与板块碰撞的关系[J];地球化学;1982年01期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