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茅山地区的推覆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 PP. 57-68

Keywords: 推覆构造,地质意义,茅山,正断层作用,构造带,断陷带,褶皱推覆体,逆掩推覆体,滑脱面,断层活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茅山地区印支运动后进入地洼发展阶段。早期(T3―J2)强烈的褶皱作用形成基底滑脱面。剧烈期(J3―k1)形成一系列的倒转褶皱、逆推断层、飞来峰和滑来体,与早期形成的基底滑脱面联合形成茅山推覆构造带。其后,正断层作用发育,在茅山推覆构造带的南东侧形成茅东断陷带,控制着浦口组和赤山组沉积。古新世茅山推覆构造带又以平移―逆推的方式活动。在始新世和渐新世,茅东断陷带又发育第二次正断层作用控制阜宁群沉积。区内推覆构造可划为两种类型:褶皱推覆体和逆掩推覆体:并在研究逆推作用、构造混杂作用和小构造的基础上,划分出断层活动的世代,提出一个推覆构造的模式。茅山推覆构造的研究对区域地质、煤矿、金属矿产的普查勘探及现代震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推覆构造和断陷带的发育,充分证明“地洼区地亮水平运动强烈,差异升降又是激剧的”。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