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冈底斯尼雄超大型富铁矿的成矿地质特征
, PP. 328-334
Keywords: 地质特征,矽卡岩型富铁矿,成矿构造,尼雄,冈底斯
Abstract:
近年来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南侧的冈底斯北带发现尼雄超大型富铁矿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从构造演化和成矿演化的角度对冈底斯措勤县尼雄富铁矿的地质特征和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本区富铁矿主成矿期为晚白垩世,形成于板块俯冲、碰撞造陆到青藏高原新生代板内造山、地壳增厚、隆升伸展的重大构造转换过程中。与冈底斯南缘晚新生代斑岩型铜矿床相比,显示青藏高原大规模成矿具有从北向南迁移演化的规律。
References
[1] | 胡为正,黄孝文,蒋金明. 2006. 西藏措勤县木质顶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资源调查与环境,27(3):200-208.
|
[2] | 莫济海,梁华英,喻亨祥,谢应雯,张玉泉. 2006.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及驱龙含矿斑岩体锆石ELA-ICP-MS及SHRIMP定年对比研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0(4):504-509.
|
[3] | 裴荣富,李进文,梅燕雄.2005.大陆边缘成矿.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9(1):24-34.
|
[4] | 芮宗瑶, 黄崇钶, 齐国明. 1984. 中国斑岩铜(钼)矿床.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350.
|
[5] | 谢国刚,邹爱建,袁建芽,李晓勇,廖思平,唐峰林. 2004. 邦多区幅、措麦区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地质通报, 23 (5-6): 498-505.
|
[6] | 辛洪波,曲晓明. 2006. 藏西措勤县日阿与斑(玢)岩有关的铜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 矿床地质, 25(4):477-482.
|
[7] | 翟裕生. 2002. 成矿构造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地质论评, 48(2):140-146.
|
[8] | 曹圣华,罗小川,唐峰林,陈鲁根. 2004.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侧弧-盆系时空结构与演化特征. 中国地质, 31(1):51-56.
|
[9] | 李德威, 李先福. 1993. 四维动态成矿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以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区为例.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88.
|
[10] | 李德威. 1994. 藏南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桂林治金地质学院报,14(2):131-138.
|
[11] | 李德威. 2004a. 理论预测与科学找矿――以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为例. 地质科技情报,24(3):48-54.
|
[12] | 李德威. 2004b . 青藏高原南部晚新生代板内造山与动力成矿. 地学前缘,11(4):361-370.
|
[13] | 李光明,刘波,屈文俊,林方成,佘宏全,丰成友.2005.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来自斑岩矿床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证据.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9(4):482-490.
|
[14] | 李光明,芮宗瑶. 2004.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年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8(2):165-170.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