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扬子区构造特征及勘探方向建议

, PP. 308-314

Keywords: 中扬子,构造演化,构造展布,构造样式,油气勘探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中扬子区经历了印支-喜山期四个构造变形、变位发展阶段:印支运动结束海相沉积,并形成了黄陵、潜江、洪湖古隆起,早燕山期全区挤压,奠定了本区中、古生界的基本构造格局,晚燕山期,构造负反转,中、古生界构造发生叠加改造,喜山期,构造正反转,总体表现为隆升挤压。印支期以来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形成了南、北两个弧形构造体系,平面上构造展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北部(大洪山)弧形构造系呈现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南部弧形构造系东西差异明显,东部具双重结构特征,西部为"隔槽式"构造格局。近期应以江汉平原南部、湘鄂西区桑植石门复向斜为勘探重点,同时围绕深化地质认识,解剖区域结构,加强地震攻关,积极准备中扬子南、北逆冲推覆带勘探。

References

[1]  郭建华,朱美衡,刘辰生,刘学锋,张或丹,王明艳.2005.湖南桑植-石门复向斜走廊剖面构造特征分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9(2):215-222.
[2]  刘春平,王拥军,林娟华,袁井菊. 2006.江汉盆地印支-喜马拉雅期构造演化与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模式及勘探方向.中国石油勘探,11(02):24-29.
[3]  刘新民,郭战峰. 2006.鄂东南地区印支期以来构造变形特征及油气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0(1):18-22.
[4]  刘云生,杨振武,陈红,廖宗廷,周征宇,陈焕疆.2004.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隐伏前锋构造与盆地成生关系.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6(3):21-24.
[5]  马力,陈焕疆,甘克文,徐克定,许效松,吴根耀,叶舟,梁兴,吴少华,邱蕴玉,章平澜. 2004.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37.
[6]  徐政语. 2001.中扬子地区显生宙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系统的影响.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5(1):1-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