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范小林,江兴歌,蒋洪堪,陆国新. 1994. 雪峰区(江口-洞口)深部地质构造初探. 石油实验地质,16(2):128-135.
|
[2] | 冯学仕,王尚彦等著. 2004. 贵州省区域矿产成矿系列与成矿规律. 北京:地质出版社,1-18,80-88.
|
[3] | 顾雪祥,刘建明,Oskar Schulz, Franz Vavtar, 郑明华. 2003. 江南造山带雪峰隆起区元古宙浊积岩沉积构造背景的地球化学制约. 地球化学, 32(5):406- 426.
|
[4] |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 1987. 贵州省区域地质志. 北京:地质出版社,587-588.
|
[5] | 郭令智,施央申,马瑞士. 1980. 华南大地构造格架和地壳演化.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构造地质、地质力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109-116.
|
[6] | 姜勇彪,张世红,吴怀春,韩以贵. 2006. 华南地块西南缘格林威尔期区域构造解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0(2):127-135.
|
[7] | 李仲东,罗志立,刘树根,雍自全. 2006. 雪峰推覆体掩覆的下组合(Z?S)油气资源预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7(3):392-398.
|
[8] | 刘运黎,沈忠民,丁道桂,冷德勋,刘光祥,饶丹. 2008. 江南-雪峰山推覆体前缘沥青古油藏及油源对比.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5(1):34-40.
|
[9] | 马文璞,李学军,刘和甫,李永林. 1993. 雪峰隆起的构造性质及其对上扬子东南缘古生代盆地的改造∥江南-雪峰科研专题组编. 江南-雪峰地区的层滑作用及多期复合构造. 北京:地质出版社,120-147.
|
[10] | 丘元禧,冯国荣,夏亮辉,何淇仁,朱霭林. 1993. 雪峰古陆(西南段)的构造演化与古生代油气盆地的叠加改造∥江南-雪峰科研专题组编. 江南-雪峰地区的层滑作用及多期复合构造. 北京:地质出版社,148-181.
|
[11] | 汤良杰,郭彤楼,田海芹,金文正,李儒峰,万桂梅,,董立,王鹏万. 2008. 黔中地区多期构造演化、差异变形与油气保存条件. 地质学报,82(3):298-307.
|
[12] | 周继彬. 2006. 桂北-湘西新元古代镁铁质岩的形成时代和成因――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响应.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学位论文).
|
[13] | 周明辉. 2005. 论“黔中隆起”的形成与演化. 南方油气,18(2):6-9.
|
[14] | 丁道桂, 郭彤楼, 刘运黎, 翟常博. 2007. 对江南-雪峰带构造属性的讨论. 地质通报,26(7):801-809.
|
[15] | 王剑. 2000. 华南新元古生代裂谷盆地演化――兼论与Rodinia解体的关系. 北京:地质出版社,100-131.
|
[16] | 肖加飞. 2005. 扬子地块西南缘中元古代――三叠纪沉积盆地演化及地层的元素地球化学背景.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学位论文).
|
[17] | 徐开礼,朱志澄. 1985. 构造地质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75-76.
|
[18] | 闫全人,王宗起,刘树文,李秋根,张宏远,王涛,刘敦一,石玉若,简平,王建国,张德会,赵建. 2005. 西南三江特提斯洋扩张与晚古生代东冈瓦纳裂解:来自甘孜蛇绿岩辉长岩的 SHRIMP 年代学证据. 科学通报,50(2):158-166.
|
[19] | 翟文建,齐小兵,章泽军. 2009. 江南断裂构造属性及成生环境初探.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3(3):372-380.
|
[20] | 张桂林. 2004. 扬子陆块南缘(桂北地区)前泥盆纪构造演化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 中南大学(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