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新城金矿蚀变带构造与地球化学特征
, PP. 618-627
Keywords: 新城金矿,蚀变分带,构造岩分带,应力分带,地球化学分带
Abstract:
通过新城金矿的构造和蚀变岩剖面实测、构造测量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获得以下构造和岩石地球化学同步变化特点:(1)以焦家断裂为中心蚀变岩分带为断层泥-硅化带-黄铁绢英岩带-强钾化花岗岩带-弱钾化花岗岩带-未蚀变花岗岩带;(2)金矿化主要集中在硅化带及黄铁绢英岩带;(3)断裂下盘依次发育糜棱岩-碎裂岩-花岗质碎裂岩-碎裂花岗岩的构造岩分带;(4)构造测量显示,断裂下盘各蚀变带的构造主压应力依次显示东西向、北西向、北西向和北北西向,而蚀变岩石差应力分别为107.46MPa、135.58MPa、115.21MPa和86.75MPa,正常似斑状花岗岩仅71.56MPa的变化趋势;(5)蚀变带岩石常量元素分析揭示,Fe2O3、CaO、FeO、H2O、CO2的迁移量较大且与Au元素变化同步,明显在弱钾化花岗岩带向强钾化花岗岩带过渡地段变化量最大;微量矿化元素Au、Ag、Zn、As、Bi、Cu和Pb在蚀变过程中处于迁入状态,且在钾化和绢云母化强烈发育带迁入量最大。野外构造测量、室内岩石学观测和岩石化学测试结果充分说明,新城金矿的热液蚀变成矿过程与构造应力场的分布变化密切相关,揭示成矿元素富集强度与构造的强弱有一定相关性,在北西方向挤压且构造应力处于较高强度阶段,伴随强烈绢云母化和钾长石化蚀变而元素集中富集成矿。
References
[1] | 丁式江, 翟裕生. 2000. 胶东焦家金矿田构造形迹的分形研究.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5(4): 416-421.
|
[2] | 高帮飞, 王庆飞, 刘琰, 徐浩. 2006. 中国南方红土型金成矿系列研究综述. 地质与勘探, 42(3): 1-7.
|
[3] | 李俊英. 2001. 焦家构造带控矿作用探讨――以莱州新城金矿床为例. 山东地质, 17(2): 36-43.
|
[4] | 李士先, 刘长春, 安郁宏, 王为聪, 黄太岭, 杨承梅. 2007. 胶东金矿地质.北京: 地质出版社: 211-218, 294-297.
|
[5] | 刘瑞?. 1988. 显微构造地质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31-188.
|
[6] | 吕古贤, 孔庆存. 1993. 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地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190.
|
[7] | 吕古贤, 林文蔚, 罗元华, 李晓波, 倪师军,邓军,周绍东,曹志敏,张均. 1999. 构造物理化学与金矿成矿预测. 北京: 地质出版社: 305-311.
|
[8] | 吕古贤, 郭涛, 舒斌, 邓军, 朱大岗, 鲁安怀, 殷秀兰, 徐刚. 2001. 构造变形岩相形迹的大比例尺填图及其对隐伏矿床地质预测. 中国区域地质, 20(3): 313-321.
|
[9] | 吕古贤,郭涛,舒斌,申玉科,刘杜鹃,周国发,丁岳祥,武际春,赵可广,孙之夫,郑小礼,哈本海. 2007. 胶东金矿集中区构造体系多层次控矿规律研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1(2): 193-204.
|
[10] | 钱建平, 陈宏毅, 吴小雷, 王自国, 蒙勇. 2011. 胶东望儿山金矿成矿构造分析和成矿预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5(2): 221-231.
|
[11] | 宋明春, 崔书学, 伊丕厚, 徐军祥, 袁文花, 姜洪利. 2010. 胶西北金矿集中区深部大型-超大型金矿找矿与成矿模式.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3.
|
[12] | 王华东, 张建国, 宗绪臻, 刘多文. 1999. 新城金矿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 黄金学报, 1(4): 249-252.
|
[13] | Goetze C and Kohlstedt D L. 1977. The dislocation structure of experimentally deformed marble. Contrib Mineral Petrol, 59(3):293-306.
|
[14] | Twiss R J. 1977. Theory and applicability of a recrystallized grain size paleopiezometer. Pure Appl Geophys, 115: 227-244.
|
[15] | 吴淦国. 1998. 矿田构造与成矿预测. 地质力学学报, 4(2): 1-4.
|
[16] | 姚凤良, 刘连登, 孔庆存. 1990. 胶东西北部脉状金矿.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234.
|
[17] | 姚凤良. 1991. 华北陆台北缘带金矿类型及成矿条件. 黄金科技动态, 11: 26-32.
|
[18] | 张存勇. 2002. 新城金矿控矿因素及深部成矿预测. 黄金, 11(23): 6-9.
|
[19] | 张可清, 杨勇. 2002. 蚀变岩质量平衡计算方法介绍. 地质科技情报, 21(3): 104-107.
|
[20] | 赵海, 赵可广, 马耀丽, 修春华. 2004. 胶东新城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 地质力学学报, 10(2): 129-136.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