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羌塘盆地中部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沉积演化及研究意义

, PP. 421-428

Keywords: 沉积相,石膏矿,上三叠统,甲丕拉组,羌塘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区域对比,根据岩石类型及其组合(岩性、颜色、层型、颗粒类型)、沉积旋回垂向序列、地质体几何形态、层内和层面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其变化、生物类型及其组合、自生矿物和地球化学等相标志,将羌塘盆地中部甲丕拉组沉积相划分为大陆相区的洪积相、河流相,过渡相区的三角洲相和海洋相区的潮坪相、局限海台地相、沿岸沙坝相、火山喷发相和台地边缘浅滩相等9种类型,由沉积相组合总结了沉积相分布模式;在局限海台地相中发现了Quemocuomegalodonsp.和Neomegalodoncf.ampezzanus(Hoernes)化石及石膏矿点,石膏岩薄片中常见有重晶石和土状萤石等伴生,暗示该组局限台地相中有寻找沉积型重晶石、天青石、萤石和钾盐等矿产的潜力;同时由生物和沉积特征推断当时为半封闭较局限的干燥炎热浅水环境;该资料为区内及邻区认识与对比印支运动阶段“构造域”的转换提供了重要信息。

References

[1]  邓宏文, 钱凯. 1993. 沉积地球化学与环境分析. 兰州: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0.
[2]  高金汉, 王训练, 傅国斌, 宋健兴, 秦恩鹏. 2004. 相对海平面变化对腕足动物群落取代的影响. 现代地质, 18(3): 290-296.
[3]  汤朝阳,段其发,邹先武,李?. 2009. 鄂西-湘西地区震旦系灯影期岩相古地理与层控铅锌矿关系初探. 地质论评, 55(4): 712-721.
[4]  汤朝阳,姚华舟,段其发,赵小明. 2008. 羌塘盆地中部晚三叠世地层特征. 地质论评, 54(1): 16-25.
[5]  涂光炽.1984.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 13-119.
[6]  王进军,李亚林,陶晓风,张瑞军. 2010. 西藏羌塘盆地托纳木区块地质构造条件与油气保存关系探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78-83.
[7]  徐力峰,夏斌,李建峰,钟立峰. 2010. 藏北湖区拉弄蛇绿岩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105-113.
[8]  姚华舟,崔江利,段其发,张仁杰,曾波夫,牛志军,甘金木. 2004. 伟齿蛤化石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地学前缘, 11(2): 557-564.
[9]  姚华舟,沙金庚,段其发,牛志军,曾波夫,张仁杰. 2003. 长江源区晚三叠世伟齿蛤科(双壳类)一新属――Quemocuomegalodon. 古生物学报, 42(3): 393-407.
[10]  和钟铧, 李才, 杨德明, 刘茂修, 武世忠. 2002. 羌塘盆地三叠纪岩相古地理及构造控制. 古地理学报, 4(4): 9-18.
[11]  黄继钧. 2000. 羌塘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地质力学学报, 6(4): 58-66.
[12]  李尚林, 王根厚, 马伯永, 张维杰, 贾建称, 胡敬仁. 2005. 藏东北巴青县江绵乡上三叠统东达村组和甲丕拉组沉积特征及其意义. 地质通报, 24(1): 58-64.
[13]  梅冥相, 高金汉. 2005. 岩石地层的相分析方法与原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4-214.
[14]  牛志军,姚华舟,段其发,白云山,王建雄,卜建军,曾波夫.2003.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三叠纪结扎群沉积特征及层序地层研究.华南地质与矿产,(4):66-72.
[15]  青海省地质矿产局. 1997. 青海省岩石地层.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49-27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