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矿集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预测
, PP. 156-160
Keywords: 找矿潜力预测,地球化学块体,区域异常,金矿集区,紫金山
Abstract:
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在福建省1∶20万区域化探数据基础上,利用10km×10km窗口数据,圈定了紫金山矿集区金地球化学异常,依据大型矿床地球化学定量评价模型和方法计算出金的找矿潜力。本文尝试在该块体中通过提高分级值,对紫金山矿集区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圈定并勾绘出内部结构的谱系树图。分析了金地球化学块体各级含量水平所对应的面积、可供金属量、浓集度等参数特征。探索金元素地球化学块体的内部结构,揭示金在地球化学块体中逐步浓集的轨迹,最终指出找矿方向。
References
[1] | 邓小万,何邵麟,陈智,汪玉琼. 2004. 贵州东部地球化学块体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矿产与地质, 18(4):318-322.
|
[2] | 冯宗帜. 1993. 福建中生代火山作用与构造环境. 中国区域地质, 19(4):311-316.
|
[3] | 林才浩,尤爱珍. 1996. 福建省水系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及成矿远景预测. 地质与勘探, 32(5):33-36.
|
[4] | 刘大文,向运川,连长云,严光生,谢学锦. 2002. 水系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在中国东部不同构造单元的分布特征. 地质与勘探, 38:(Z1):156-163.
|
[5] | 刘大文,周晓东,谢学锦. 2003. 应用于矿产资源评价的地球化学块体方法技术. 地学前缘, 10(1):11.
|
[6] | 牛树银,孙爱群,郭利军,王宝德,胡华斌,刘建明. 2008. 大兴安岭白音诺尔铅锌矿控矿构造研究与找矿预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2(1):72-80.
|
[7] | 王少怀. 2006. 初论紫金山铜金矿床超临界成矿流体系统. 地质找矿论丛, 21(增):5-9.
|
[8] | 王少怀. 2007. 紫金山铜金矿集区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研究. 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104-144.
|
[9] | 王少怀,裴荣富. 2008. 菲律宾拉拉布金矿床围岩蚀变与成矿作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2(1):81-91.
|
[10] | 谢学锦. 1996. 勘查地球化学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地质论评, 42(4):346-356.
|
[11] | 谢学锦,刘大文,向运川,严光生. 2002. 地球化学块体――概念与方法学的发展. 中国地质, 29(3):225-233.
|
[12] | Hawkes H E. 1976. The downstream dilution of stream sediment anomalies. J Geochem Expor, 6(1-2): 345-358.
|
[13] | 王少怀,裴荣富,曾宪辉, 邱小平,魏民. 2009. 再论紫金山矿田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 地质学报, 83(2):145-157.
|
[14] | 王少怀,张国兰,裴荣富. 2010. 紫金山矿集区铜地球化学块体特征及找矿潜力. 地球学报, 31(1):90-94.
|
[15] | 王学求. 2003. 大型矿床地球化学定量评价模型和方法. 地学前缘, 10(1):257-261.
|
[16] | 王学求,申伍军,张必敏,聂兰仕,迟清华,徐善法. 2007. 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的关系――以东天山为例. 地学前缘, 14(5):116-123.
|
[17] | 谢学锦. 1995. 用新观念与新技术寻找巨型矿床. 科学中国人, (5):14-16.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