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湘黔汞矿带旋扭构造动力作用与成矿规律

, PP. 525-529

Keywords: 湘黔汞矿带,旋扭构造动力作用,成矿规律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湘西黔东地区,在古生代沉积盖层中,北北东向保靖-铜仁断裂带的东侧,发育一系列北东向平移逆冲压扭性断裂构造带,它们均具有相似的变形特征和动力学机制,构成一个大型压扭性旋扭构造系统。旋扭构造控制了湘黔汞矿带的分布,其中北东向断裂带控制了汞矿带内各矿田的展布,而由北东向断裂带所派生的次级张扭性断裂裂隙带,则控制了单个矿体或矿床的产出和定位,特大型和大型汞矿床均产于旋扭构造的应力强区内。

References

[1]  鲍珏敏,万溶江,鲍振襄. 1999. 湘黔汞矿带相关成矿问题的讨论. 北京地质,(2): 45-49.
[2]  查赫奇逊. 1990. 矿床及其构造背景. 张炳熹, 李文达译. 北京: 地质出版社: 92-96.
[3]  花永丰,刘幼平.1996. 贵州万山超大型汞矿成矿模式. 贵州地质, 13(2): 161-166.
[4]  廖震文.1999.大硐喇汞矿田中锌矿特征及成因初探. 贵州地质,16(4):315-320.
[5]  刘恩山,李三忠,金宠,戴黎明,刘博,张国伟.2010. 雪峰陆内构造系统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和动力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30(5):63-74.
[6]  彭美丽, 易金, 姚蓉, 吴川, 朱江建, 王岳军, 孙珍, 林舸. 2011. 华南多层推滑构造系的物理模拟实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5(2): 198-206.
[7]  施继锡.1991.黔东汞矿有机成矿作用的有机包裹体研究. 矿物学报,11(4):341-346.
[8]  陈明辉,孙际茂,彭学勤,鲍振襄,鲍珏敏.2009. 湖南凤凰侯子坪汞矿床地质特征及辰砂晶体的观赏价值. 地质与资源,18(1): 42-47.
[9]  董树文.1984. 沙溪帚状构造型式的厘定及其控岩控矿作用研究. 地质学报,(4):304-315.
[10]  杜子图,陈建强,王训练,田明中,周洪瑞,胡树庭. 1999. 鲁西隆起北缘帚状构造的厘定及成因机制. 中国区域地质,18(3):329-333.
[11]  何江,马东升,刘英俊. 1995. 湘西茶田汞矿床成矿地球化学及其热水隐爆成矿模式. 桂林工学院学报,15(4): 319-327.
[12]  胡煜昭,韩润生,毛小贤. 2007. 黔东地区下古生界地层中金属成矿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地质与勘探, 43(5): 51-56.
[13]  汤朝阳,邓峰,李坤,王国强,段其发,邹先武,赵武强,金世超.2012. 湘西-黔东地区早寒武世沉积序列及铅锌成矿制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6(1):111-117.
[14]  伍守荣.2007. 范家山汞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 矿产与地质,26(6): 618-625.
[15]  徐守余,刘泽容. 2001. 山东济阳帚状构造体系与油气聚集地质力学学报,7(2):155-160.
[16]  朱战军,周建勋. 2004. 雁列构造是走滑断层存在的充分判据?――来自平面砂箱模拟实验的启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8(2):142-14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