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长白―兴安地区中新生代地洼的发展基本特征初步探讨

, PP. 166-184

Keywords: 中新生代基本特征地壳运动地洼盆地发展阶段地洼理论兴安晚三叠世长白大地构造性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根据陈国达教授创立的地洼理论,在前人研究成果及其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长白―兴安地区中新生代地壳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认为该区自晚三叠世以来,地壳运动在逐渐增加,直到晚侏罗至早白垩世达到最高潮。在这样地壳运动的地质条件,区内广泛形成有拱曲型和块断型的地洼盆地。在这些盆地中沉积了巨厚层的、具有一定陆相复理式韵律的华夏式建造,并夹杂着大量的火山喷发岩建造。这些沉积建造,普遍的沿走向发生较大的变化。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区域断裂构造活动强烈,而且形成较为发育的深大断裂构造,断褶带分布广泛。在拱曲型和块断型的地洼盆地中,往往形成开阔的短轴褶皱构造。沿着深大断裂带及其附近,普遍有基性,超基性岩侵入,在断褶带内偏碱性花岗岩浆活动强烈。岩浆侵入活动的顺序,为从酸性岩浆向基性、超基性岩浆(或碱性岩浆)方向演化。并形成有丰富的矿产。笔者认为该区中新生代地壳发展的特点,与下伏基底地槽和地台构造层所代表的发展阶段的特点具有明显区别。因此,应当将它从区内由地台构造层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出来;它是,一个新的阶段――地洼发展阶段。其现阶段的区域大地构造性质,不应当归入地台区,而是属于地洼区。

References

[1]  1 吴水波 ,孙革 ,刘渭州 ,谢学光 ,李春田;吉林东部托盘沟地区的上三迭统[J];地层学杂志;1980年03期
[2]  2 陈国达;;“满蒙地块”及其大地构造特点[J];地质论评;1958年03期
[3]  3 陈国达;;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J];地质学报;1956年03期
[4]  4 陈国达;;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论地壳发展的一般规律[J];地质学报;1959年03期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