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造山带蠕动应力场格局与后造山伸展作用

, PP. 370-378

Keywords: 造山带,蠕动应力场,后造山伸展作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在理解岩石圈内部流变分层性和造山带热异常形成与演化多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造山带热-应力作用数值模型,研究了不同参数下造山带不同部位蠕动应力场的格局及其演化。其研究结果表明,碰撞终止后岩石圈内部应力调整或热松驰控制了造山带内部不同层次构造样式。在造山带中心,加厚岩石圈在碰撞附加力终止后40Ma,岩石圈应力强度明显减少,可诱发科迪勒拉式后造山伸展作用;在地壳中下层次或岩石圈深部(约40~60km、120~150km)可发生拆沉作用,但非岩石圈地幔的整体拆沉,其动力源自岩石圈套内部相应层位的应力引张;在40Ma以内或在拆沉作用发生前,岩石圈地幔根部及地壳中下层次作为热的应变软化区段,相应控制着Moho面形态及中上地壳构造样式;缝合带及造山带前缘作为应力挤压区,在10Ma可出现局部应力引张,孕育喜马拉雅式伸展。但在宽度巨大的造山带(1000km以上),后造山伸展作用的发生则与带内其它大规模构造活化有关。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