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 PP. 117-123

Keywords: 库车坳陷,盐构造,特征,演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地表地质调查,确定了库车坳陷吐北、克拉苏、却勒和西秋四个不同地区盐构造的变形样式。结合地质和地震资料,建立了不同地区的地震地质结构剖面。应用平衡剖面研究方法,恢复了不同地区的盐构造形成演化历史,并对库车坳陷盐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References

[1]  卢华复, 贾东, 蔡东升. 1996. 塔里木和西天山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 见:童晓光, 梁狄刚, 贾承造主编.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35-245
[2]  吕修祥, 金之钧, 周新源, 皮学军. 2000.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与膏盐岩相关的油气聚集. 石油勘探与开发, 27(4): 20-21
[3]  汤良杰, 金之钧, 贾承造, 皮学军, 陈书. 2004. 塔里木盆地多期盐构造与油气聚集. 中国科学D辑, 34(S1): 89-97
[4]  汤良杰, 李京昌, 余一欣, 王清华, 杨文静, 谢会文, 陈书平, 彭更新. 2006.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盐构造差异变形和分段性特征探讨. 地质学报, 80(3): 313-320
[5]  汤良杰, 余一欣, 杨文静, 彭更新, 雷刚林, 马玉杰. 2007. 库车坳陷古隆起与盐构造特征及控油气作用. 地质学报, 82(2): 145-150
[6]  万桂梅, 汤良杰, 金文正, 余一欣. 2008. 盐岩在库车坳陷中的作用.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1): 14-18
[7]  邬光辉, 蔡振中, 赵宽志, 董立胜, 师骏. 2006.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构造成因机制探讨. 新疆地质, 24(2): 182-187
[8]  邬光辉, 刘玉魁, 罗俊成, 汪海, 雷刚林, 高辉. 2003. 库车坳陷盐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地球学报, 24(3): 249-253
[9]  邬光辉, 王招明, 刘玉魁, 张宝收. 2004.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构造运动学特征. 地质论评,50(5):476-483
[10]  余一欣, 马宝军, 汤良杰, 杨文静, 雷刚林, 马玉杰, 王鹏万. 2008. 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形成主控因素. 石油勘探与开发, 35(1): 23-27
[11]  余一欣,汤良杰,杨文静,陈书平,彭更新,雷刚林.2007.库车坳陷盐相关构造与有利油气勘探领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1(4):404-411
[12]  张朝军,田在艺. 1998.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第三系盐构造与油气. 石油学报, 19(1): 6-10
[13]  陈书平, 汤良杰, 贾承造, 皮学军, 谢会文. 2004. 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石油学报, 25(1): 30-34
[14]  胡剑风, 刘玉魁, 杨明慧, 郑多明, 刘虎, 雷刚林, 周厉. 2004.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地质科学, 39(4): 580-588
[15]  贾承造, 赵文智, 魏国齐, 刘德来, 张君峰. 2003. 盐构造与油气勘探. 石油勘探与开发, 30(2): 17-19
[16]  金文正, 汤良杰, 王清华,余一欣,万桂梅,杨文静,彭更新,雷刚林.2007.库车前陆盆地东秋里塔格构造带构造分段特征.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1(3):300-307
[17]  刘志宏, 卢华复, 李西建, 贾承造, 雷刚林, 陈楚铭, 王国强, 范湘涛. 2000. 库车再生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 地质科学, 35(4): 482-49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