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歧口凹陷歧深地区沙三段层序地层格架及其演化

, PP. 529-535

Keywords: 歧深地区,沙三段,地层格架,层序模式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在对钻井、录井、测井、地震和各种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对沙三段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共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3个三级层序,并在各三级层序内识别出低位体系域、湖扩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认为深凹及控凹断裂边缘3个体系域发育完整,而板桥及歧北次凹斜坡带仅发育退积型湖扩体系域和进积型高位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歧深地区层序地层发育模式――陆相单斜断坡带型(西断东缓超)地层格架,为研究区有利储集体的预测提供了基础。

References

[1]  艾能平, 任建业, 祁鹏, 史双双, 佟殿君, 胡德胜. 2009. 歧口凹陷伸展滑脱构造系统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 33(3):343-351.
[2]  何书,杨桥,王家鼎.2008.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分形研究. ,32(4):455-461.
[3]  苗顺德, 冯有良, 李秋芬. 2007.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及其特征分析. 现代地质, 21(14):697-704.
[4]  蒲秀刚, 吴永平, 周建生, 杨池银, 廖前进, 周立宏, 肖敦清, 查明, 柳飒. 2007. 歧口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石油学报, 28(2):35-39. 苏俊青, 赵厚祥, 钱茂路, 李红星, 于超, 魏永生, 刘安元. 2009. 歧口凹陷湖盆特征及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 新疆地质, 27(4):383-386.
[5]  王光奇, 漆家福, 岳云福. 2003. 歧口凹陷及周缘新生代构造的成因和演化. 地质科学, 38(2):230-240.
[6]  夏存银, 廖远涛, 黄传炎, 陈思, 任培罡, 廖计华. 2010.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第三纪构造特征的自相似性及其沉积响应特征分析. 石油天然气学报, 32(1):165-169.
[7]  许淑梅, 翟世奎, 李三忠,周立宏. 2001. 歧口凹陷滩海区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及沉积体系研究. 沉积学报, 19(3):363-367.
[8]  樊敬亮, 黄志全, 樊卫花. 2004. 歧口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34(4):536-541.
[9]  周立宏, 肖敦清, 蒲秀刚, 李洪香. 2010. 岩性油气藏陆相断陷湖盆复式叠合油气成藏与优势相富集新模式――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为例. 岩性油气藏, 22(1):7-11.
[10]  朱筱敏, 董艳蕾, 郭长敏, 钟大康. 2007. 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一段层序格架和储层质量分析. 沉积学报, 25(6):934-94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