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继续重视坳拉槽(裂陷槽)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纪念朱夏教授
Keywords: 坳拉槽裂陷槽成矿作用
Abstract:
朱夏先生虽与世长辞了,但他全心全意为地质事业作贡献的精神是永存的!朱夏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在地球科学、特别是在石油地质科学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呕心沥血完成的地质学著作是留
References
[1] | 孙枢,沉积学报,1987年,5卷,3期,6页
|
[2] | 秦德余,石油实验地质,1987年,9卷,2期,104页
|
[3] | 李继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集刊,1987年,1期,21页
|
[4] | 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1986年
|
[5] | 孙枢,华北断块区南部前寒武纪地质演化,1985年
|
[6] | 钱祥麟,冀东前寒武纪铁矿地质,1985年
|
[7] | 王鸿祯,Geol Mag,1984年,121卷,6期,599页
|
[8] | 张文佑,断块构造导论,1984年
|
[9] | 孙枢,地质科学,1982年,1期,5页
|
[10] | 马杏垣,地质学报,1963年,43卷,1期,27页
|
[11] | 辛建荣.广西南丹泥盆纪缺氧盆地沉积模式及其演化[J].沉积学报,1991,9(3):90-97,.
|
[12] | 王鸿祯,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1990年
|
[13] | 侯方浩,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88年,10卷,4期,1页
|
[14] | 罗正华,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1982年
|
[15] | 李继亮,岩石学研究.1,1982年
|
[16] | 孙枢,地质科学,1981年,4期,314页
|
[17] | 王鸿祯,地史学教程,1980年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