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1996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走滑特征探讨

Keywords: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韧性组构,糜棱岩变形微构造,走滑特性,碰撞动力学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可能是在碰撞造山缝合带基础上发育的,其走滑特性严格受闽台微大陆与闽浙中生代火山弧碰撞过程中碰撞动力学的制约。岩石韧性组构和糜棱岩变形的微构造研究表明,碰撞前期走滑为左行。在早垩世晚期(100-120Ma)的主碰撞期和以伸展作用为主的碰撞后期,该带以右行为主,这种右行走滑一直持续至今。发育韧性剪切带的闽台微大陆(或称平潭-东山带)原始位置可能比现今更靠南,这是属于几百公里的漂移位移而不是剪切位移。

References

[1]  高俊 张建新.福建长乐―东山构造带的变形特征及动力学研究[J].地质论评,1993,39(1):57-63,T001.
[2]  高天钧 黄辉.中国东南沿海两条重要的地体边界[J].福建地质,1991,10(1):1-15,.
[3]  卢华复,J South American Earth Sciences,1994年,7卷,3/4期,349页
[4]  团体著者,1992年
[5]  李继亮,中国东南海陆岩石圈结构与演化研究,1992年
[6]  吉雄.闽―粤沿海地体碰撞与活化作用[J].广东地质,1991,6(2):28-40,.
[7]  徐嘉炜,国际大陆岩石圈板块演化与动力学讨论会.1,1990年
[8]  谢窦克,中国东南岩石圈板块边界变质带,1989年
[9]  团体著者,中国主要活动断裂带卫星图像集,1989年
[10]  周祖翼,博士学位论文,1989年
[11]  Yu Zenpu,Proceeding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1988年,31卷,2期,7页
[12]  黄亚元,福建地质,1988年,7卷,4期,291页
[13]  许景伟,福建地质,1988年,7卷,4期,290页
[14]  朱杰辰,中国区域地质,1988年,2卷,150页
[15]  团体著者,福建省区域地质志,1985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