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1999 

燕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特征及其与陆内造山作用关系

Keywords: 岩浆活动构造环境陆内造山作用燕山地区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将燕山地区广泛分布的中生代岩浆活动划分为4个阶段,8个期次;并对火成岩的基本类型,产状,分布和岩石化学特征进行总结,分别阐述了火岩岩和侵入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论述了构造运动导致的岩浆活动与陆内造山作用过程,笔者着重指出,多期次岩浆活动是造山运动的直接产物,火成岩系列与岩石化学特征指示的构造环境表明,燕山地区在中生代为一陆内造山带,其构造演化的主要特征是反转构造发育。

References

[1]  葛肖虹.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J].地质论评,1989,35(3):254-261,.
[2]  赵越.燕山地区中生代造山运动及构造演化[J].地质论评,1990,36(1):1-13,.
[3]  刘凤山,地球学报,1998年,19卷,1期,12页
[4]  吴利仁,岩石学报,1985年,1卷,1期,1页
[5]  崔盛芹,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2,1984年
[6]  Cui Shengqin,Proc of 30th Int′1 Geol Congr,1997年,277页
[7]  邓晋福,现代地质,1996年,10卷,2期,138页
[8]  白志民,八达岭花岗杂岩,1991年
[9]  团体著者,北京市区域地质志,1991年
[10]  团体著者,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1991年
[11]  赵崇贺,地质科技情报,1989年,8卷,4期,1页
[12]  团体著者,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1989年
[13]  团体著者,辽宁省区域地质志,1989年
[14]  钟瑞元,辽宁地质,1987年,4期,298页
[15]  邓晋福,岩石相平衡与岩石成因,1987年
[16]  吴利仁,华北及邻区中新生代火山岩,1984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