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凌井生 陈础廷.河台韧性剪切带蚀变糜棱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矿床...[J].广东地质,1992,7(3):51-57,.
|
[2] | 曲国胜.剪切带金矿成因:阿尔泰造山带...[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1,15(3):225-232,.
|
[3] | 王平安,矿床地质,1998年,17卷,57页
|
[4] | 李中坚,北京怀柔崎峰茶.琉璃庙地区含金构造与找矿方向,1997年
|
[5] | 董法先,安徽省五河县大巩山.荣渡地区金矿构造与找矿方向,1995年
|
[6] | 蔡本俊,崇安.石城构造带金矿成矿规律,1994年
|
[7] | 董法先,安徽界岭金矿及其外围成矿控矿构造与找矿方向,1993年
|
[8] | 董法先,地质力学文集.9,1993年,202页
|
[9] | 吕古贤,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地质,1993年
|
[10] | 何绍勋 段嘉瑞.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剪切带型金矿[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2,2(2):1-6,.
|
[11] | 王秀璋,中国改造型金矿床地球化学,1992年
|
[12] | 刘劲鸿,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1年,21卷,2期,157页
|
[13] | 孙胜龙.夹皮沟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富集规律探讨[J].黄金,1990,11(7):6-10,.
|
[14] | 曲亚军,辽宁地质,1990年,4期,304页
|
[15] | 李培铮,矿产与地质,1989年,3卷,2期,14页
|
[16] | 周济元,地质力学文集.9,1989年,47页
|
[17] | 凌井生,广东地质,1988年,3卷,1期,17页
|
[18] | 杨开庆,地质力学所研究所所刊.7,1986年,1页
|
[19] | 张治洮,地质力学所研究所所刊.7,1986年,129页
|
[20] | 孙宝珊,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7,1986年,39页
|
[21] | 张理刚,稳定同位素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金属活化热液成矿作用及找矿,1985年
|
[22] | 郑亚东,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及韧性剪切带,1985年
|
[23] | 马万钧(译),金的地球化学及金矿床,1984年
|
[24] | 杨开庆,地质力学论丛.6,1982年,9页
|
[25] | 王玉明.韧性剪切过程中金沉淀富集的新机制[J].地质论评,1998,44(6):643-648,.
|
[26] | 刘继顺.韧性剪切带中金成矿研究的若干问题[J].地质论评,1996,42(2):123-138,.
|
[27] | 华仁民 陈克荣.江西银山外围地层中金的地球化学降低场及其成矿意义[J].矿床地质,1993,12(4):289-295,.
|
[28] | 孙承辕 张金春.江西金山金矿韧性剪切过程中物质的迁移[J].矿床地质,1994,13(4):371-379,.
|
[29] | 季峻峰 孙承辕.江西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成矿特征[J].地质论评,1994,40(4):361-367,.
|
[30] | 曲亚军.韧性剪切带内金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J].辽宁地质,1991,(2):139-147,.
|
[31] | 邱小平 胡世兴.河北小营盘石英―碳酸盐型金矿床成矿作用[J].地质学报,1997,71(4):350-359,.
|
[32] | 杨开渠.构造古应力估算与金的富集[J].广东地质,1990,5(1):31-41,T001.
|
[33] | 邵世才.试论韧性剪切作用与金的成矿[J].贵金属地质,1996,5(2):142-146,.
|
[34] | 张韫璞,国际金矿地质与勘探学术会议论文集,1989年,3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