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豫西长城系遗迹化石及其意义
Keywords: 遗迹化石化石蠕虫类豫西地层
Abstract:
本文记述了近两年我们在豫西长城系云梦山组、白草坪组、北大尖组、崔庄组及三教堂组中发现的大量遗迹化石。它们大部分为平行岩层面的潜穴(现均已被石英砂充填),个体较大,形态复杂,表面多光滑无饰,有些具横向环节。造迹生物很可能以蠕虫类为主。伴生的沉积构造主要为浪成波痕。据前人研究,产化石地层相当于蓟县地区长城系,时代在1400Ma以前。豫西长城系遗迹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地球上后生动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对丰富遗迹学的内容以及对我国北方晚前寒武系的划分、对比及沉积环境的确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References
[1] | 张昀,前寒武纪生命演化与化石记录,1989年
|
[2] | 李云军,地质学报,1988年,62卷,3期,268页
|
[3] | 尹凤娟,西北大学地质系系庆论文集,1987年
|
[4] | 陈孟莪,地质科学,1986年,3期,221页
|
[5] | 李钦仲,华北地台南缘(陕西部分)晚前寒武纪地层研究,1985年
|
[6] | 陈孟莪,地质论评,1982年,28卷,5期,461页
|
[7] | 邱树玉,西北大学学报,1982年,专辑,127页
|
[8] | 关保德,中国震旦亚界,1980年
|
[9] | 陈孟莪.中国晚前寒武纪的宏体化石概观[J].地质科学,1989,(3):244-255,.
|
[10] | 李文厚,西北大学学报,1987年,17卷,3期,64页
|
[11] | 杨式溥,地质论评,1985年,31卷,3期,197页
|
[12] | 宋天锐,科学通报,1985年,30卷,12期,926页
|
[13] | 邢裕盛,中国晚前寒武纪古生物,1985年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