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1991 

用综合的分析方法探讨北京西山北岭向斜的成因机制

Keywords: 地质构造褶皱向斜北京分析法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据北京西山北岭向斜的有关地质资料,运用岩组分析、有限应变分析、递进应变分析以及弹塑性有限元模拟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北岭向斜的性质,成因机制,变形历史进行了讨论。认为北岭向斜的“弯月形”的主体构造格架是形成于印支期,在SN向的水平力的挤压下,出现以纵弯褶皱为主并伴有压扁作用的一次递进变形。该向斜核部NE向的燕山期构造变形对该主体构造格架的改造作用甚微。本文强调指出,应用综合分析法则是全面了解褶皱成因机制的有效途径。

References

[1]  马昌前,地质学报,1988年,61卷,4期,329页
[2]  陈正,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5年,12卷,3期,62页
[3]  郑亚东,地震地质译丛,1985年,7卷,2期,37页
[4]  张荣阁,中国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1985年,5期,169页
[5]  郑亚东,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及韧性剪切带,1985年
[6]  宋鸿林,地质论评,1984年,30卷,1期,77页
[7]  彭少梅,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9年
[8]  宋鸿林,地球科学,1987年,12卷,1期,15页
[9]  彭少梅,基础地质译丛,1987年,1期,38页
[10]  何斌,1987年
[11]  朱中一,1987年
[12]  陈子光,岩石力学性质与构造应力场,1986年
[13]  兰腊宝,力学进展,1983年,13卷,1期,235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