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1995 

中国含煤盆地的聚煤规律

Keywords: 含煤盆地煤系聚煤规律板块构造煤矿床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含煤盆地是煤系形成的基本地质构造单元,含煤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所处的板块构造位置有关,板块构造在中国含煤盆地的演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影响着含煤盆地的古地理,古气候及古植物的变化,因此板块构造演化控制了含煤盆地的煤系的形成和分布。

References

[1]  葛肖虹.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J].地质论评,1989,35(3):254-261,.
[2]  杨志坚.胶东地块研究取得新进展[J].中国区域地质,1992,(1):43-50,.
[3]  王仁农 王怿.大别山北麓石炭系研究新进展[J].地层学杂志,1994,18(1):17-23,T002.
[4]  团体著者,大同侏罗纪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1991年
[5]  杨子坚,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90年,11卷,2期,1页
[6]  谌建国,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90年,15卷,5页
[7]  费琪,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1990年
[8]  谭岳岩,现代地质,1989年,3卷,3期,331页
[9]  王仁农,1988年
[10]  王钟堂,煤炭学报,1987年,4期,1页
[11]  刘绍龙,地质学报,1986年,60卷,2期,128页
[12]  王仁农,1986年
[13]  王仁农,煤炭学报,1983年,3期,55页
[14]  郭双兴,中国古生物地理区系,1983年
[15]  宋之琛,中国古生物地理区系,1983年
[16]  杨志坚,地质论评,1982年,28卷,4期,344页
[17]  沈兴隆,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集.2,1981年
[18]  王仁农,地层学杂志,1981年,5卷,3期,181页
[19]  王仁农,科学通报,1980年,16卷,741页
[20]  王仁农,江苏地质,1994年,18卷,3/4期,162页
[21]  毛明陆 刘池洋.河西走廊东部石炭系展布及找煤方向[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4,22(6):1-4,.
[22]  常树功,K形构造及煤田预测,1994年
[23]  武守诚,石油资源地质评价导论,1994年
[24]  童玉明,中国成煤大地构造,1994年
[25]  田思恩,中国侏罗-白垩纪含煤地层与聚煤规律,1994年
[26]  李桂春.淮南阜凤推覆体下公字型构造的探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3,21(4):9-13,.
[27]  刘池洋,含油气盆地地质学研究进展,1993年
[28]  万天丰,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板内变形构造应力场及其应用,1993年
[29]  童崇光,四川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1992年
[30]  任纪舜.论中国大陆岩石圈构造的基本特征[J].中国区域地质,1991,(4):289-29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