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1995 

对华南早古生代板溪洋的质疑

Keywords: 板溪洋板溪群扬子被动力缘早古生代地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许靖化教授等近年来就中国南方大地构造的机制及演化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在国内外引起较大的反响,有助于我国大地构造学的深入研究。

References

[1]  李继亮 许靖华.南华夏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新证据[J].地质科学,1989,(3):217-225,.
[2]  李曰俊,地质论评,1994年,42卷,2期,97页
[3]  卢衍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1994年,7卷,1页
[4]  陈旭,Graptolite Research Today,1994年
[5]  耿良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年报,1993年,2卷,175页
[6]  Hsu K J,Tectonophysics,1990年,183卷,9页
[7]  Hsu K J,Geology,1989年,17卷,386页
[8]  汪新,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1/2期,72页
[9]  Hsu K J,Geology,1988年,16卷,418页
[10]  团体著者,湖南省区域地质志,1988年
[11]  杨志坚,地质科学,1987年,3期,221页
[12]  戎嘉余,古生物学报,1987年,26卷,5期,507页
[13]  许靖华,中国科学.B,1987年,10期,1107页
[14]  Wang Hongzhen,The Geology of China,1986年
[15]  王自强,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1986年
[16]  团体著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1985年
[17]  陈旭,地层学杂志,1981年,5卷,1期,36页
[18]  许靖华,中国科学.B,1980年,11期,1081页
[19]  郭令智,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1980年
[20]  王鸿祯,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1966年
[21]  黄汲清,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1954年
[22]  王超翔,中国地质学会志,1949年,29卷,63页
[23]  王晓青,1936年
[24]  郭福祥,安徽地质,1994年,4卷,1/2期,27页
[25]  马瑞士,安徽地质,1994年,4卷,1/2期,58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