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1995 

塔克拉玛干沙漠深部石英砂微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Keywords: 石英砂表面结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笔者对采自塔里木盆地腹部钻井岩芯中的石英砂及地表风砂时行了电镜扫描观察,结合沉积岩相和孢粉分析,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第四纪沉积环境做了初步分析,认为深部石英砂形态和结构具有多种外营力作用相互叠加的特征。近地表层显示风-冰川-水流作用的组合形态和结构类型;沉部则主要为水流-冰川-化学为主的组合,随深度增大,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地表风成砂不具备成熟的沙漠形态和表面结构,这可能同沙漠本身的年青性有关。

References

[1]  施雅风 郑本光.青藏高原的末次冰期与最大冰期[J].冰川冻土,1990,12(1):1-16,.
[2]  王树基 高存海.塔里木内陆盆地晚新生代干旱环境的形成与演变[J].第四纪研究,1990,(4):372-380,.
[3]  张青松 陶君容.中昆仓山晚新生代植物化石的发现[J].科学通报,1990,35(1):51-53,.
[4]  郑本兴 刘嘉麒.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年代研究的新进展:以西昆仑山为例[J].科学通报,1990,35(7):533-537,.
[5]  钱亦兵 赵元杰.塔克拉玛干沙漠麻扎塔格山地区石英砂颗粒表面结构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1990,13(4):91-93,T001.
[6]  高存海,地理研究,1991年,10卷,4期,41页
[7]  高存海 王树基.南极Vostok冰芯16万年以来同位素温度及CO2浓度变化[J].冰川冻土,1990,12(3):259-268,.
[8]  高存海,干旱区地理学集刊,1990年,2卷
[9]  阎顺,新疆地质,1990年,8卷,4期,342页
[10]  康国定,中国沙漠,1988年,8卷,4期,46页
[11]  张青松,自然资源学报,1988年,4卷,3期,234页
[12]  袁宝印,中国-澳大利亚第四纪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7年
[13]  夏训诚,罗布泊科学考察与研究,1987年
[14]  陈克造,中国科学.B,1985年,5期,463页
[15]  王颖,石英砂表面结构模式图集,1985年
[16]  赵松乔,中国干旱地区自然地理,1985年
[17]  张兰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4期,81页
[18]  谢又予,中国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图谱,1984年
[19]  雍天寿,新疆石油地质,1983年,4期,1页
[20]  王靖泰,冰川冻土,1981年,3卷,增,57页
[21]  李保生 董光荣.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风砂地貌中的几个问题[J].科学通报,1990,35(23):1815-1818,.
[22]  吴正,地理学报,1981年,36卷,3期,280页
[23]  张青松,青藏高原降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1981年
[24]  陈克造,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1981年
[25]  高以信,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1981年
[26]  林振耀,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1981年
[27]  朱震达,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地貌研究,1981年
[28]  李吉均,中国科学,1979年,6期,608页
[29]  周廷儒,地理学报,1963年,29卷,2期,109页
[30]  谢里万诺夫 E H,地质论评,1960年,20卷,4期,164页
[31]  西尼村 B M,地理译报,1956年,4期,260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