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1995 

古特提斯造山带在华南两广交界地区的新证据

Keywords: 古特提斯枕状熔岩构造混杂岩造山带华南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作者等在两广交界罗定一带新发现了中晚克生代的枕状熔岩和二叠-三叠纪的构造混杂岩,结合区域构造,分析并提出了钦州-岑溪-罗定-云浮构造混杂带的存在。它与全球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发育演化联系,故提出了两广交界地区存在古特提斯构造的分支带。

References

[1]  丘元禧.广东省区域构造演化及其基本特征[J].广东地质,1992,7(1):1-26,.
[2]  吴浩若.滇西北金沙江带早石炭蓼深海沉积的发现[J].地质科学,1993,28(4):395-397,.
[3]  李继亮 许靖华.南华夏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新证据[J].地质科学,1989,(3):217-225,.
[4]  陈海泓 徐树桐.雪峰山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初探[J].地质科学,1993,28(3):201-210,.
[5]  张伯友 俞鸿年.糜棱岩,混合岩,花岗岩三者成因联系:...[J].地质论评,1992,38(5):407-413,T001.
[6]  张伯友 俞鸿年.粤西深层次推覆构造带岩石垂向分带性的发现[J].科学通报,1992,37(2):157-160,.
[7]  吴浩若 邝国敦.桂西晚古生代基性岩的再认识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质科学,1993,28(3):288-289,.
[8]  陈海泓 Haag,M.华南早三叠世的古地磁学与大地构造[J].地质科学,1994,29(1):1-9,.
[9]  刘本培,地球科学,1993年,18卷,5期,529页
[10]  李曰俊,广西地质,1993年,6卷,4期,12页
[11]  罗璋,广西地质,1993年,6卷,4期,1页
[12]  周怀玲,广西地质,1993年,6卷,3期,21页
[13]  从柏林,中国科学.B,1993年,23卷,11期,1201页
[14]  吴继远,广西地质,1992年,5卷,1期,25页
[15]  李继亮,中国东南海陆岩石圈结构与演化研究,1992年
[16]  Hsu K J,Tectonophysics,1990年,183卷,9页
[17]  任纪舜,地质学报,1990年,64卷,4期,275页
[18]  Hsu K J,Geology,1988年,16卷,418页
[19]  柳淮之,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8年,8卷,4期,321页
[20]  莫柱孙,广东地质,1987年,2卷,1期,61页
[21]  许靖华,中国科学.B,1987年,10卷,1107页
[22]  团体著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1985年
[23]  杨树锋,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1984年
[24]  虞子冶,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8年,1卷,1期,28页
[25]  袁正新,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8年,13期,73页
[26]  黄汲清,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1987年
[27]  团体著者,广东省区域地质志,1985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