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1996 

古喀斯特岩岸的地质意义:以黔中贵阳乌当志留纪岩岸为例

Keywords: 喀斯特岩岸奥陶纪志留纪古地理地质意义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记述黔中乌当地区志留纪的喀斯特岩岸,是我国前第四纪岩岸实例的首次报道。志留纪海水始于Llandovery世Aeronian晚期浸漫本区并逐级超覆在奥陶纪不同时代的地层之上,形成了一个穿时性喀斯特不整合面,这是宜昌运动和其后长期风化剥蚀,产生强烈地形高差的结果。根据地层发育及不整合面上的沉积和生物特征,肯定喀斯特岩岸在本区的存在,推断岩岸的生物生存环境,海平面升降变化以及宜昌运动牟对贵州中,南部

References

[1]  戎嘉余.地质时期的岩岸研究与实例[J].地层学杂志,1989,13(4):255-268,.
[2]  赵元龙 李景阳.岩溶在古地理研究中的作用:“关于古地理研究中若干原则问题的商榷”...[J].贵州地质,1989,6(1):60-64,.
[3]  沈伟建,贵州地质,1988年,5卷,1期,49页
[4]  团体著者,地质专报.区域地质,1987年,7卷,1页
[5]  赵元龙,地层学杂志,1985年,9卷,4期,322页
[6]  团体著者,地质专报.区域地质,1985年,3卷,1页
[7]  戎嘉余,古生物学报,1984年,23卷,6期,672页
[8]  周希云,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1年,2卷,2期,123页
[9]  杨绳武,地层学杂志,1980年,4卷,2期,154页
[10]  葛治洲,西南地区碳酸盐生物地层,1979年
[11]  葛治洲,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层古生物,1977年,8卷,92页
[12]  穆恩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层古生物,1977年,8卷,39页
[13]  王立亭,1976年
[14]  高平,贵州工学院学报,1962年,5期,35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