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安徽沙溪含铜斑岩^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Keywords: 斑岩含铜氩40氩39同位素定年地质意义
Abstract:
据^40Ar-^39Ar测年,确定安徽沙溪含铜(金)斑岩体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产物。Sr,Nd同位素数据及岩石化学资料显示,该岩体的成因与邻区侵入岩体存在明显差异,它可能是受郯庐断裂活动所控制。这说明斑岩型铜(金)矿化可能主要沿郯庐断裂带及其分支断裂发育。今后找矿应沿郯庐断裂带及其分支断裂进行。
References
[1] | 王松山.氯对^40ar―^39Ar定年的制约及数据处理[J].地质科学,1992,(4):369-378,.
|
[2] | 朱金初 沈渭洲.华南中生代同熔系列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特征...[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0,9(2):97-105,.
|
[3] | 任启江 王德滋.安徽庐枞火山―构造洼地的形成,演化及成矿[J].地质学报,1993,67(2):131-145,.
|
[4] | 邢凤鸣 徐祥.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基本特点[J].岩石学报,1995,11(4):409-422,.
|
[5] | 陈江峰 Fola.,KA.苏州复式花岗岩体的精确40Ar―39Ar定年[J].岩石学报,1993,9(1):77-85,.
|
[6] | 李齐 王清晨.华北,扬子板块碰撞后热演化史的初步研究[J].地震地质,1995,17(3):193-203,.
|
[7] | 周泰--,地质论评,1995年,41卷,2期,144页
|
[8] | 陈江峰,地球化学,1993年,3期,261页
|
[9] | 任启江,安徽庐枞中生代火山构造洼地及其成矿作用,1991年,1页
|
[10] | 常印佛,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1991年,246页
|
[11] | 李学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5年,增刊,254页
|
[12] | 吴利仁,中国东部中生代两大类斑岩型矿床,1981年,76页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