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国侏罗系煤成油若干问题
Keywords: 煤成油显微组分生油潜量油矿床
Abstract:
在阐述了煤成油的概念,总结和评述了煤生油显微组分,生油门限,生油范围和生油高峰等问题后,本文通过吐哈等盆地侏罗系煤生油显微组分组成特征,可溶有机质演化,成熟度和有机质丰度,油源及原油成熟度对比;含煤岩系中煤层和泥岩的厚度及总量和煤及泥岩最高沥青和总烃转化率的对比;其族组成和煤成原油的族组成特征的对比,提出了中国侏罗系煤成油盆地中泥岩比煤层对煤成油田形成有大的贡献看法。
References
[1] | 唐跃刚,第四届全国煤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5年,115页
|
[2] | 王铁冠,低熟油气形成机理与分布,1995年
|
[3] | 黄第藩,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烃机理,1995年,234页
|
[4] | 赵长毅,科学通报,1994年,39卷,21期,1989页
|
[5] | 王飞宇 傅家谟.煤和陆源有机质生油岩有机岩石学特点及评价[J].新疆石油地质,1994,15(1):22-29,.
|
[6] | 程克明,中国科学.B,1994年,24卷,11期,1216页
|
[7] | 程克明,吐哈盆地油气生成,1994年,5页
|
[8] | 贝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年报,1992年,18页
|
[9] | 黄第藩,煤成油地球化学新进展,1992年,1页
|
[10] | 团体著者,准噶尔盆地油气地质综合研究,1992年,97页
|
[11] | 傅家谟,煤成烃地球化学,1990年,1页
|
[12] | 蒂索 B P,石油形成和分布(译),1989年,162页
|
[13] | 胡社荣 潘响亮.中国煤成油研究进展和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1996,11(3):265-269,.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