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官祥.一个与碱性杂岩体有关的金矿床――冀北东坪金矿[J].地质与勘探,1991,27(8):1-8,.
|
[2] | 李献华 桂训唐.花岗岩的定年方法学初论[J].地球化学,1990,(4):303-311,.
|
[3] | 张理刚 王炳成.焦家式金矿水―岩交换作用: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J].矿床地质,1994,13(3):193-200,.
|
[4] | 李瑞.后沟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模式初步探讨[J].地质与勘探,1992,28(3):46-50,.
|
[5] | 贾跃明.当代流体地质研究的若干重大进展[J].中国地质,1994,(5):25-26,24.
|
[6] | 于润林,地质地球化学,1995年,1期,59页
|
[7] | 邱检生,矿床地质,1994年,13卷,2期,134页
|
[8] | 宋瑞先,河北金矿地质,1994年
|
[9] | 沈福农,第五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1993年,7页
|
[10] | 赵振华,第五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1993年,312页
|
[11] | 李华芹,热液矿床流体包裹体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应用,1993年,1页
|
[12] | 彭岚,冀北超基性岩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1992年,1页
|
[13] | 王秀璋,中国改造型金矿床地球化学,1992年,14页
|
[14] | 涂光炽,金的经济地质学,1991年,56页
|
[15] | 姚凤良,胶东西北部脉状金矿,1990年,1页
|
[16] | 张玉学,矿床地质与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1990年,253页
|
[17] | 李曙光,中国科学.B,1989年,3期,312页
|
[18] | 李献华,中国科学.B,1989年,3期,312页
|
[19] | 张理刚,成岩成矿理论与找矿,1989年,20页
|
[20] | 余昌涛,中国金矿主要类型区域成矿条件文集.2,1989年,1页
|
[21] | 涂光炽,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3,1988年,376页
|
[22] | 王联魁,地球化学,1987年,3期,67页
|
[23] | 骆万成,科学通报,1987年,32卷,16期,1245页
|
[24] | 胡世玲,岩石学报,1987年,3期,83页
|
[25] | Barnes H L,热液矿床地球化学.上(译),1985年,10页
|
[26] | 许荣华,地质科学,1984年,19卷,4期,414页
|
[27] | 戴童谟,地球化学,1982年,1期,48页
|
[28] | 王郁 蒋心明.冀西北与偏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地质论评,1994,40(4):368-3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