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1997 

秦岭造山带南北向构造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Keywords: 秦岭造山带板块构造板块碰撞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秦岭造山带具有复杂和长期演化的历史,本文对秦岭造山带的主造山期,结构特征(包括构造单元划分),构造体制和发展演化等进行了综合和讨论。

References

[1]  汤加富,安徽地质,1995年,3期,1页
[2]  李兴振,岩相古地理,1995年,15卷,4期,1页
[3]  张国伟,中国科学.B,1995年,25卷,9期,994页
[4]  杨志华,构造地层单位研究,1995年,13页
[5]  张本仁,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1994年
[6]  胡受奚,华北与华南古板块拼合带地质和成矿,1989年
[7]  方国柱,地质论评,1988年,34卷,4期,334页
[8]  张秋生,中国东秦岭变质地质,1980年
[9]  袁学诚 徐明才.东秦岭陆壳反射地震剖面[J].地球物理学报,1994,37(6):749-758,.
[10]  杨志华 苏生瑞.秦岭造山带发展演化阶段的新认识[J].地质力学学报,1995,1(3):38-45,.
[11]  殷鸿福 黄定华.早古生代镇淅地块与秦岭多岛小洋盆的演化[J].地质学报,1995,69(3):193-204,.
[12]  赵宗溥.试论陆内型造山作用:以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为例[J].地质科学,1995,30(1):19-28,.
[13]  张国伟 张宗清.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的构造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1995,11(2):101-114,.
[14]  王清晨 许靖华.秦岭的大地构造演化[J].地质科学,1989,(2):129-142,.
[15]  杨志华,地球科学,1993年,5期,565页
[16]  索书田,大别山前寒武纪变质地体岩石学与构造学,1993年
[17]  张二朋,秦巴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概论,1993年
[18]  胡受奚,亚洲的增生,1993年,15页
[19]  任纪舜,亚洲的增生,1993年,3页
[20]  张国伟,亚洲的增生,1993年,95页
[21]  游振东,造山带核部杂岩变质过程与构造解析.以东秦岭为例,1992年
[22]  任纪舜,秦岭造山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1991年,99页
[23]  许志琴,秦岭造山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1991年,139页
[24]  杨志华,秦岭造山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1991年,148页
[25]  杨志华,边缘转换盆地的构造岩相与成矿,1991年
[26]  杨巍然,造山带结构与演化的现代理论和研究方法.东秦岭造山带剖析,1991年
[27]  王作勋,秦岭-大巴山地质论文集.1,1990年,143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