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质论评  1998 

新疆北部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与陆壳纵向生长

Keywords: 陆壳生长地幔花岗岩新疆岩浆活动碰撞幔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新疆北部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强烈。Nd、Sr和Pb同位素资料表明,在330~250Ma的后碰撞期间,有大量的幔源花岗岩类和少量的镁铁―超镁铁杂岩在上地壳侵位。与加里东、海西和喜马拉雅等造山带起源于再循环陆壳的花岗岩类不同,新疆北部后碰撞岩浆岩一般表现出ε_(Nd)(t)值高、(~(87)Sr/~(86)Sr)值相对较低、Nd和Pb模式年龄年轻等特点。阿尔泰山和天山的一些后碰撞花岗岩类可能具有陆壳源区的特点或表现出地壳物质对幔源岩浆及其分异产物有不同程度的混染,东、西准噶尔花岗岩类很少甚至没有受到陆壳物质混染。新疆北部后碰撞花岗岩类和镁铁―超镁铁杂岩主要是幔源岩浆及其分异产物在上地壳侵位的结果。这些幔源花岗岩类代表了新生的初始地壳,其时代可代表地壳形成时代。在后碰撞阶段,新疆北部的陆壳以纵向生长为特征。

References

[1]  周秦禧,地球科学,1997年,184卷,增刊,89页
[2]  何国琦,中国新疆古生代地壳演化及成矿,1994年,437页
[3]  车自成,中天山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1994年,135页
[4]  Zhou Y Q,Chin Sci Bull,1993年,38卷,1646页
[5]  金成伟,地质科学,1993年,28卷,28页
[6]  刘伟,新疆地质科学,1993年,4期,35页
[7]  王雪英,新疆地质科学,1993年,4期,134页
[8]  马瑞士,东天山构造构架及其演化,1993年,225页
[9]  赵振华,新疆北部固体地球科学进展,1993年,239页
[10]  张驰,地质论评,1992年,38卷,6期,509页
[11]  肖序常,新疆北部及其邻区大地构造,1992年,169页
[12]  顾连兴,新疆地质科学,1990年,2期,47页
[13]  Hopson C,EOS Trans Am Geophys Union,1989年,70卷,1403页
[14]  李春昱,中国北方板块构造文集,1983年,3页
[15]  韩宝福,科学通报,1998年,43卷,12期,1242页
[16]  李华芹,新疆北地主要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期同位素年代学研究,1998年
[17]  黄萱,岩石学报,1997年,13卷,85页
[18]  姬金生,地质科学,1996年,31卷,80页
[19]  周泰禧,地质科学,1996年,31卷,71页
[20]  刘家远,高校地质学报,1996年,2卷,256页
[21]  陈江峰,地球化学,1995年,24卷,121页
[22]  黄建华,新疆地质,1995年,13卷,20页
[23]  高常林,天山微板块构造与塔北盆地,1995年,284页
[24]  贺伯初,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4年,18卷,219页
[25]  毕承思,新疆地质科学,1994年,5期,106页
[26]  卢秋霞,新疆地质科学,1994年,5期,132页
[27]  倪守斌,岩石矿物学杂志,1994年,13卷,227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